|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 二 )
风险提示:存量改革阻力较大 ,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
目录
1 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1.1 资金端:资本市场匹配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
1.2 资产端:资本市场契合科技创新企业各个阶段发展需求
2 美国华尔街与硅谷相互成就 , 哺育科技龙头
2.1 风险投资蓬勃发展 , 为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温床
2.2 严格退市、严刑峻法 , 为资本市场公平与效率护航
2.3 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优质投资标的提供长线资金
3 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亮点与堵点
3.1 风险投资快速发展 , 退出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疏通
3.2 资本市场环境大幅改善 , 严刑峻法需尽快落地
3.3 长线资金入市加快 , 亟待打造中国版的401k计划
4 政策建议
4.1 资产端:支持科技创新 ,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4.2 市场端:稳步推动全市场注册制 , 完善退市制度、集体诉讼
4.3 资金端:优化投资者结构 , 拓展资金来源
正文
1 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当前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中国处于经济增长动能转型的关键时点 , 国家提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 , 发展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迫在眉睫 。
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 是构建“双循环”的重要抓手 。 在资产端 , 资本市场精准匹配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 , 助力国内产业链做大做强 。 在资金端 , 资本市场匹配不同种类资金风险偏好 , 实现社会财富的滚动增值 。 在资本市场培育下 , 科技创新企业逐步成长为科技巨头 , 为资本市场长牛慢牛打下牢固根基 , 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入市 , 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
1.1 资金端:资本市场匹配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
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为资金方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市场化定价 , 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各种风险收益组合 。
一是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 。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由增量市场逐步转向存量市场 , 支柱产业由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 高效的资本市场能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中的核心技术环节、关键领域集中 , 有效支持新经济的发展 。
二是强大的风险定价能力 。 高新技术产业呈现高风险、轻资产的特征 , 而银行信贷要求资产担保 , 且债权资金不能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 无法为新经济提供支持;资本市场可通过合理定价、分散投资引导资金注入有真正竞争优势的创新创业企业 , 并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 , 畅通资本与科技的投资循环 。
三是有效的市场约束能力 。 规范、透明的资本市场不仅可实现投资与孵化并举 , 输血与造血共行 , 还能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 及时向管理层反馈市场信号 , 实现优胜劣汰 。
- 新思界网|2020-2025年麦角硫因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 用途广泛
- 桥水|桥水最新动向!狂买消费、阿里和新兴市场,“世界要越来越多看中国”
- 宏观经济智库|王晓鲁:“十四五”应着力市场化改革
- 证券市场红周刊|海银资本王煜全:反垄断对平台型科技巨头长期影响可谓“九牛一毛”
- 不爱尖叫的鸡|赢了世界,却败给中国!世界首富带6万亿资产,宣布撤出中国市场
- 中年|【扎实做好“六稳”全面落实“六保”】我市猪肉市场价格整体回落
- 韩剧集合处|晨溪资本联袂中信书店, 共谋金融文化跨界合作
- 小飞人|创办中国工业·资本对接大会 青企峰会构建全链条生态服务体系
- 扬子晚报|为了检验假钞是否能流通,他们将“洗钱”的场所选在了菜市场
- 永城煤电|永城煤电债券违约引发信用债市场共振 公告违约前曾无偿划转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