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韩系车在国内算是凉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喜欢李斌说的两句话 , 一句话有前瞻性 , 一句话敢说敢做 。
大概5年前 , 李斌说出了那句“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 , 在2025年的今天 , 买油车的人只剩下了50% , 市场中有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买的是由电力驱动的新能源车 。
另一句话是在一个月前 , 李斌公开表示日系、韩系车虽然在全球拥有40%的汽车市场份额 , 但国内市场可以说是守不住了 。
翻译过来 , 韩系车和日系车在国内 , 基本上是凉了 。
其实日系车还好 , 从乘联会的2024年销量来看 , 日系车整体的市场占比接近14% , 仅次于德系车的18% 。
最惨的其实是韩系车 , 其表现出来的极端数据让人咂舌 。
2024年全年 , 韩系车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只剩下了可怜的1%左右 , 但在全球市场中 , 韩系车却提供了10%的销量 。
2023年现代起亚全球销量730万 , 全球乘用车的总销量为7300万 。
全球的10%和国内1%的占有率差距 , 只能说明一件事儿 , 那就是中国消费者不再认可韩系车了 , 原因很简单 , 韩系车在国内市场提供的产品不再具备吸引力 。
一个是电动化 , 电动化的根本意义是将电机纳入到动力系统中 , 节省内燃机的油耗 , 提升驾驶的平顺、静谧、加速能力 。
国内市场的韩系车走的依然是典型的油车路线 , 混合动力产品以及纯电产品不仅仅布局非常少 , 同时产品力、定价也无法真正和工薪阶层产生链接 。
无法真正走向工薪阶层的产品和技术 , 都不具备任何的参考意义 。
2021年 , 自比亚迪发布DM-i技术以来 , 中国乘用车便迅速挖掘出了以大电池包为底层支撑力的混合动力系统 。
混合动力车型可以提供100km左右的纯电出行能力 , 同时还可以长途出行不焦虑 , 有大量的消费者都开始选择混合动力产品 。
一个是 , 日常出行更省钱 , 体验感更好 , 另一个是免购置税、不限行 , 同时大电池包出现之后的科技感、智能化表现都更好 。
当然 , 定价较为经济的纯电车型 , 消费者购买的也比较多 。
比如说10万以内的海鸥、海豚、吉利星愿 , 以及10万出头的银河E5、元PLUS等车型 , 成为了日常代步的主流车型 。
在去年获得巨大销量成功的企业 , 都抓住了新能源赛道的发展优势 , 智能化、电动化属性非常强 , 同时定价非常精准 , 就是操刀工薪阶层最需要的产品 。
韩系车在全球销量出色 , 是因为其具备历史更为悠久 , 品质稳定的特性 。
全球大量的消费者选择韩系车 , 是因为其定价经济、产品稳定 , 不少没有汽车工业的地区 , 只能选择韩系车这样的产品 , 毕竟在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消费者都存在购车预算不充裕的问题 。
但国内市场早就完全不同了 。
成熟、健硕的汽车工业造就了大量的中国企业 , 质量好、稳定性强、安全性出色 , 在油车时代就已经平替掉了韩系车 。
当年的吉利、长安、长城 , 每一家企业拿出来的销量都已经超过了现代起亚 。
智能化时代 , 中国企业更是拿出了顶级的思维、技术路线、供应商领跑市场 , 韩系车这种只能依赖油车路线的企业 , 自然就被淘汰了 。
【李斌:韩系车在国内算是凉了!】所以李斌说的那句话一点也不错 , 基本上韩系车在国内已经凉了 。
- 五羊-本田150踏板正式亮相,风格更多元配置还丰富,会在近期上市
- 吉利星舰7EM-i新年首周夺“双冠王”!让对手哭晕在厕所!
- 中国谁在乎!在中国没卖几台车,在全球却大放光彩,这才是实力么
- 年销217万辆背后,吉利到底赢在哪里?一文帮你看懂
- 日产或将在14个月内破产?连它都要倒闭,数百万车主以后咋整?
- 国产车在德国节节败退!比亚迪销量下滑30%,长城36%,新势力更甚
- 吉利星越L在韩国杀疯了,月销5300台,韩国人却不知这是国产
- 第109期:到底是谁在买捷尼赛思G80?
- 问界销量排名不行了?这几个无人在意的信息暴露原因
- 600km的路,导航预估7小时,就算跑再快也要7小时,原因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