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把话撂这儿 , 拉长车市周期来看 , 未来三五年谁是自主第一还真不好说!
因为趋势正在验证这一观点 。 不妨观察2024年车市市占率走势 , 可以看到上半年油车市场份额快速下滑 ,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能源直线上涨 , 新能源快速吃掉油车的“蛋糕” , 但下半年油车止跌 , 新能源止涨 , 市场处于横盘期 , 大体形成1:1的格局 。
而随着后续新能源“特权”逐步被取消 , 油车的价格走低且智能化补强 , 趋势似乎越来越明显 , 那便是油车短时间内不可能被完全取代 , 而横盘期的新能源车市又持续推新车 , 导致内卷越来越严重 。
所以 , 均衡发展、不偏科的全能选手更能笑到最后 。 比如说吉利 , 在头部自主车企中少有的做到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腿走路 , 并能在新能源领域快速上量 , 以及在高端市场站得住脚 。 把这三个维度综合起来看 , 目前的国内车市 , 还真只有吉利一家 。
油车缩量市场 , 中国星逆势而上
当下油车的现状很割裂 。 一是不少自主车企基本上处于放弃状态 , 除了吉利、奇瑞和长城这几家油车还能打之外 , 剩下的基本上都被合资包场 , 但合资的日子也不好过 , 需要降价来维持销量 。
二是自主历来在中高端油车市场表现就很差 , 而其减少对油车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后 , 局势更加恶化 。
结合这个时代背景来看 , 吉利中国星系列的全年超44.8万辆 , 同比增长超34.9% , 意味着其是从强敌环伺的合资手里抢市场 , 并且是在合资降价换量的情况下 , 可见有多大的含金量 。
进一步看去年月度销量走势 , 星瑞不仅市占率稳居自主第一 , 单月市占率最高更是突破了7.71% , 在整个A级燃油车市场屡次跃居前三 , 超越朗逸、思域 , 紧逼轩逸、速腾 。
星越L的表现也是不相上下 。 继去年4月蝉联A级SUV全品牌周销量冠军后 , 8月顺势拿下A级SUV全品牌月销量第一 , 9月、10月、11月更是接连斩获燃油SUV全品牌月度第一 。
多说一句 , 中国星系列的累计销量已超132万辆 , 成为10-20万级首个且最快突破百万辆的中国品牌高端系列 。
为何中国星系列能做到逆势而上?说白了还是以用户需求为锚点 , 提供了扎实的硬核产品力 。 借用星越L论坛不少车主经常说到的这句话 , “只要用户有需求 , 中国星就会满足” , 就是解题答案 。
就以不少消费者诟病的油车智能化如诺基亚这一槽点为例 , 中国星系列采用了行业领先的GEEA电子电气架构 , 银河OS系统、Flyme Auto、L2级智能驾驶辅助等领先智能科技 , 带来了不输给新能源的智能化体验 。 甚至星越L智擎高配搭载NOA高阶智驾领航辅助系统和厘米级高精度地图 , 智能化体验要比一些头部新势力做的还好 。
当然 , 智能化只是一方面 , 围绕着设计、动力、智能、舒适、品质等方方面面 , 中国星系列都在做持续革新升级 。 正是这样的全维进阶 , 让其实现对强势合资品牌车型的全面超越 。
新能源内卷加剧 , 吉利银河持续爆款
飙升的渗透率是新能源迷人之处 , 也正因如此 , 这条赛道短时间涌进太多选手 , 所以我们看到各种车型像下饺子一样推向市场 。 然而国内的消费大环境并不如预期 , 叠加油车的降价增质 , 使得新能源在去年下半年处于横盘状态 。
如上文所言 , 绝大多数自主车企放弃了油车 , 把资源都投在了新能源上 , 而合资全新研发的新能源也加快了入市步伐 , 再加上华为、小米这种科技企业的入局 , 以及数量繁多的造车新势力 , 大家都得在52%这个新能源大盘里抢饭吃 , 可想而知有多内卷!
【年销217万辆背后,吉利到底赢在哪里?一文帮你看懂】所以车企的新能源一定要快速上量 , 形成市场规模和品牌效应 , 否则就会被对手的车轮战无情碾压 。
就去年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来看 , 吉利银河以49.44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二 , 仅比理想少0.61万台 。
如果没记错的话 , 吉利银河正式发布的时间是在2023年2月23日 , 距今也不过是两年时间 。 这么短时间就能从零做到年销约50万辆 , 跃升为新能源头部选手 , 可见业内人士口中的“银河速度”并非浪得虚名 。
“银河速度”的实现 , 归功于银河E5、星愿和星舰7等几款爆款车型的助力 , 它们在各细分市场一经推出便成为爆款 。 比如说星愿 , 上市当月就交付破万 , 次月交付量破两万 , 上市80天交付量破5万 , 成为最快突破5万辆交付的A0级纯电轿车 , 还在2025年首周夺得全品牌A0级纯电车销冠 。
考虑到上述新能源车市内卷状况 , 投入市场的新品非常多 , 但失败者占多数 , 打造出一款爆款已属不易 , 而吉利银河爆款接二连三 , 无疑体验了大厂的体系实力 。
不过 , 相比于“银河速度” , 吉利银河的品牌定位能够被消费者快速认可 , 实际上要比49.4万辆数字更有价值 。
吉利银河在整个大吉利体系中有着自己的定位 , 这一点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发布会上做了说明 。 而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 , 吉利银河的定位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初步认可 , 那就是买品质够高 , 价格又负担得起的新能源车 , 大家会首先想到吉利银河 。 在新能源车市下半场 , 这一点非常重要 。
2025产品大年 , 稳扎稳打持续突破
2025年伊始的车市和以往完全不一样 , 大家根本没有等着过年的心思 , 即便是1月22日腊月二十三依然将有新车上市 。
这也验证了上面的分析 , 在一个增量有限的市场里想要活下来 , 只有把竞争对手给干趴下 , 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
对于吉利来讲 , 2025年也是其产品大年 。 1月6日 , 搭载新一代雷神超级电混技术版型——银河L6 EM-i和银河L7 EM-i在哈尔滨银河冰雪乐园全新亮相发布 。 鉴于搭载EM-i混动的星舰7上市13天就销量破万 , 2025年首周拿下中国市场A级插混SUV销冠 , 此番赋能到L6、L7上 , 后续销量充满想象空间 。
除此之外 , 从目前已经知道的消息 , 吉利银河2025年将推出5款全新车型 , 包括2款全新SUV和3款全新轿车 , AI数字底盘和高阶智驾系统也将实现上车 。 与此同时 , 还将保持现有车型的更新迭代 , 按照每两个月推出一款新品的节奏 , 全面布局各个细分市场 。
前段时间 ,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给吉利银河提出了2025年的销量目标——100万辆 , 而2025年吉利的271万辆销量目标中 , 吉利品牌承担了200万辆的任务 。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 , 2025年油车或许会稳定在现有的48%市占率 , 但不排除在新能源的持续冲击下 , 在此基础上再降一些 , 但考虑到国内多场景的用车习惯等因素 , 降得再多也不可能 。
对于吉利中国星系列来说 , 在这个缩量市场要太多的销量增幅并不现实 , 保持现有的34.9%增长率算是比较乐观的 , 增长发力点寄托在吉利银河身上 。
考虑到吉利银河近期接连打造出了数款爆品 , 可谓出一款火一款 , 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爆款密码” , 这使得271万辆的销量目标并非冒进 , 而是实现的可能性很大 , 甚至不排除像去年发布一季度财报时提高销量目标 。
【结语】跳出217万辆看吉利 , 更能看懂吉利 。 毋庸置疑 , 《台州宣言》中提到的吉利控股集团2027年年销量要达500万辆就是更大的计划 , 而这一计划此刻正在稳步推进 , 这是我们应该透过数据背后看到的深层次信号 。 不妨把时间周期拉长来看 , 现在车市正在上演的剧情或许在后续会发生些许反转 , 而谁能笑到最后 , 届时时间会给出答案 。
- 跌破百万!本田中国2024年销量下滑31%,多款电车销量百余辆
- 年销量冲破260万辆大关,奇瑞的增长为何停不下来?
- 工业奇迹秦L DM-i 12月热销42700辆,年度累销超28.4万辆
- 3000万辆只是开始,2025年五菱汽车有多款网红神车迭代!
- 事实证明,全年出口114.5万辆汽车的奇瑞,已走上了另一条大道
- 从年销百万到无人问津,韩系车打遍全球,为啥偏偏在中国滑铁卢?
- 年销从100万跌到5万!宝骏汽车从神车制造厂到“行业吊车尾”?
- 2024年销量王者车型总结(SUV)篇销量最好的有你的车吗?
- 一汽集团朔风前行,2024年320万辆是为序章
- 【韩系动向1438】现代汽车2024全球销售723万辆,稳居全球TO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