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美团投资,小宇宙爆发了

来源:投中网(ID:China-Venture) 作者:李彤炜 张楠
先破个题,美团投过很多案例吗?
自2013年起,所谓美团投资三驾马车——美团战略投资部、美团龙珠、王兴本人的总投资量为100家左右。
第二个问题,100家多吗?
分跟谁比。
同一个时段,阿里投资总量在500+,腾讯800+,京东200家左右。而比美团晚成立1年的字节跳动在150家左右。
所以暂且给个结论:投资数量不多,节奏也称不上稳定。
以概数100来算,美团平均1年要出手12.5次,在2019年,除了出手理想汽车,就是专注非洲市场的移动支付商OPAY与印尼网约车平台Go-Jek。从2020年开始,投资项目开始明显变得频繁。
你可能会说单纯以数量或金额来计算,维度单一,好,那加个产业维度,看看特点。
美团今年最关注的消费和科技赛道,一系列操作如下:
消费方面,美团龙珠领投;B轮数亿元独家投资当红新中式糕点墨茉点心局;B轮数亿美元独家投资manner咖啡;年初,与高瓴一起以20亿元领投蜜雪冰城;再往前,2018年领投喜茶的4亿元B轮融资。
科技方面,11月领投手术机器人公司康斯诺腾B轮5亿元融资;领投工业机器人梅卡曼德C轮10亿元融资;领投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的D轮3亿美元融资;B轮独家投资清洁机器人公司普渡科技,一年时间连续追投后面的三次融资。
王兴十分推崇索罗斯对投资的看法,“重要的不是做出正确判断的频度,而是做出的正确判断的量级”,反馈在美团的投资上,与其他大厂相比,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领投或者独家投资的数量,占全部投资比例非常高。
因此,虽然投资数量不多、节奏不稳定是事实,美团战投+龙珠加起来投出了约百亿级别的额度也是事实,但投的准,且多数案例是“重量级选手”。
外界通常认为,美团投资的正式开启源自2014年11月陈少晖的加入。他以战略投资副总裁身份加入美团,在此之前,此人是腾讯产业共赢基金执行董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助理总经理,还就职过摩根士丹利、WI-Harper中经合。第二驾马车美团龙珠2017年2月成立,对外直接管理人,分别是陈少晖和朱拥华。
但一位美团内部人士告诉我,王兴对投资业务的参与程度非常高,他的意志在投资决策里至关重要,“几乎每一个决策都会参与”。
所以谈美团的投资,自然就少不了对王兴的剖析。王兴以爱好广泛,擅长深度思考著称,在他那已经被删除的饭否中,曾事无巨细地发表过自己关于各行各业、文化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在阿里、腾讯、字节这种成熟的市场化公司中,美团不仅是少数创始人仍未退位的巨头,或许还是唯一的、色彩鲜明的互联网巨头,一个极度聪明、有趣的老板主导一家公司的投资,恐怕少不了一些天马行空之笔。
仔细观察、分析美团投资的演变路径之后,本文先抛几个核心观点:
美团的生活平台是“先建后搭”,在“搭”的阶段才开始充分使用投资这个工具;
王兴向来践行“敢为天下后”,投资也是;
外卖、酒旅、生鲜、消费,美团这几条线索的投资策略全然不同,一方面是受主业影响的波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王兴投资能力的成长过程;
王兴在科技条线上憋得是大招,它和前几条线完全不同,赛道够贵,够重,和战略方向绑定够紧;
王兴被互联网后半截儿红利耽误了,5年前他就说互联网下半场是“上天入地全球化”,指向的正是高科技,现在,他终于得到机会,以一种决绝的姿态,进入到机器人、芯片这些硬科技领域。

龙珠|美团投资,小宇宙爆发了
文章插图


龙珠|美团投资,小宇宙爆发了
文章插图

打赢的注脚
谁都知道,美团是熬过了夹缝里求生存,才得以成为“剩者”。所以,要分析美团投资,不看它的业务就是耍流氓;当然这话反过来说也成立,投资,本也是王兴打赢一场场残酷战争的鲜明注脚。
2015年前,王兴出手投资数目屈指可数。拿比美团(最早融资是2010年)早4年获得融资的大众点评(2006年)来看,后者对外投资项目不少,多是数字化软件。不少人归结到美团名下的投资项目:智龙软件、天财商龙、上海石川、黑马软件等餐饮ERP厂商,实则出自大众点评之手。
王兴是“千团大战”的胜出者,是段sir“敢为天下后”理念的非嫡系践行人。他说,先行者包括模仿创新者,是否能在边缘创新才是制胜关键,你看乔布斯最初用在苹果一代上的多点触控技术并不是他原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