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签到规则导致的用户公平性较差对于后参加活动的用户不公平,也就是说如果我并非从1号开始参加任务,按照原来的兑换规则,很可能无法兑换到自己想要的权益。如果用户研究了规则,可能放弃参与签到损失日活,如果没研究,签到完成发现无法兑换体验更差。
规则更改后,对日活和公平都有所调整,但带来了一个兑换的大问题:兑换需要抢。
即使3元话费券每天2000份,依旧抵挡不住大量用户需求,导致每天9点兑换的前几分钟兑换页面异常卡顿,且很容易出现抢不到的情况,只能第二天继续,这大大增加了用户兑换权益的时间成本。更有甚者,每天都抢不到。导致的结果无疑对用户满意度再加上一记重锤,用户可能会产生“反正抢不到不玩了”的心理,反向导致日活下降。
这个问题去年电信APP也有,导致我一度长时间放弃了电信的签到活动,直到今年我因办卡再次使用电信APP时,发现规则已经调整为连续签到7天可获得0.5元话费的兑换权益:表面上用户一个月只能兑换4次共计2元的话费比之前少了不少,但实际上用户的总体参与意愿度提高了。
除了移动APP的这几个问题外,运营商的签到活动还有如下问题:
1. 签到可兑换的礼物无吸引力比如中国移动10086公众号的和微币签到活动,虽然之前可用于兑换的0.3元、0.5元话费经常处于缺货状态,但起码还有兑换入口。今年从11月起干脆取消了兑换话费的权益,现存可兑换的权益只剩下一些第三方的体验类权益,基本都没啥实用价值。相信这个签到活动的促活效果会大打折扣,早先0.3元、0.5元等低额度话费的经常性缺货就佐证了这一点。
2. 签到兑换交互过于繁琐比如北京移动11月在中国移动10086公众号推出的“深秋游京城、签到换好礼”的活动,兑换环节都是弹窗,一次兑换失败重新尝试兑换需要多点选两次才能再次进入到兑换页面,操作效率极低,这个交互流程体验极差。
文章插图
且这个活动噱头为高额话费,实际数量极少,20元、30元的话费每天只有1~2个,基本无法抢到;且签到奖励中的随机金币不固定,导致获取随机金币较低的用户只能延后兑换日期。
虽然针对这个活动的问题我向10086进行了投诉和反馈,但遗憾的是,到了12月,这个活动换了个马甲继续“白嫖”用户,而且话费总份数反倒缩减了,这波成本帐算的倒是挺清楚。
文章插图
3. 系统稳定性差就刚才这个“深秋游京城、签到换好礼”的活动页面间歇性无法正常打开,多次向10086投诉也未见改观。
还比如联通沃邮箱微信公众号的签到活动,签到礼品1元和5元话费时长不到账,联通客服反馈小额充值不稳定,解决方案是转换成积分。虽然积分也能兑换成话费,但是联通沃邮箱积分商城兑换话费的最小额度是50元,较小面值的20元和30元的兑换长期缺货,而要想累积到50元,至少也得累计4个月。
说了这么多,想谈谈我对于工具类签到方案的看法和建议。
1. 更多普惠性签到活动可获得的权益一般需要多日累计签到或连续多日签到才能获得。
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说,发放环节和兑换环节均可节省预算。作为签到活动来说,单位发放量可以缩减,但总发放量最好不要控制的太狠,这时只能在兑换环节多做文章。
一般来说,兑换量占发放量的20%~50%时活动设计较为合理,但可以朝着实现用户“雨露均沾”努力。具体在活动规则方面,如果在活动预算较少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每日的单份兑换成本,但要让每个满足兑换条件的用户成功兑换。
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很多用户在意的就是每天那一两毛钱,钱可以少,但不能因为平台方的原因不给。比如每日2000份3元钱话费是预算上限的话,是否变更为每天6000份1元话费或者12000份0.5元话费呢。
2. 更多的公平性类似前述北京移动兑换话费的活动规则就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表面上看通过随机签到币的方式增加了活动的随机性,实际上这对大部分每日参加签到活动的用户是不公平的,所以不建议在奖品数量有限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性的签到获取规则。
3. 活动规则要计算清楚这里我用的是“计算”这个词而没有用“设计”,这里需要推算的是忠实签到用户完成所有低门槛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反推活动规则和权益兑换价格,才能在不浪费预算的情况下让用户促活的效果最优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