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得到与喜马拉雅的竞品分析中看在线音频( 四 )
文章插图
1)首页
喜马拉雅首页推荐内容以专辑听单为主,但是推荐形式采取列表feeds,较为杂乱,可识别有效信息少,用户收听决策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对于用户感兴趣的听单的识别能力较弱,不发同用户搜索、用户收藏进行良好的关联,且无法将同用户已加入听单相似性高的听单进行去重推荐。(心动卡片)
得到在强调解惑知新的定位上,将首页底部tab设置为“发现”,鼓励用户发现解惑精囊、知新妙计;且课程推荐策略更妙,以用户关注的问题为核心,引出听课课程或相关可听书籍。
得到在首页设置【最近在学】、【榜单】、【大家都在学】大卡模块,简洁的大卡直接呈现课程。
以得到榜单功能设计为例,采取4个小卡片并列的形式,每个小卡片代表一种榜单,用户可快速滑动了解相关。
除了相关快速导航模块大卡化,也在首页icon保留了高点击的10个导航icon,在一级页面中帮助用户实现快速分流,进一步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目标听单,颇有快速精听精学之理念。
而喜马拉雅将相关排行榜、分类收录在首页五个icon中,用户路径更长,但收录内容更丰富,对于没有明确目标的用户而言更冗杂,更像看更多、听更多之理念。
得到app首页开设相关签到提醒、信息中心的button红点设计,更强调站内知识学习、课程上新的提醒功能。
而喜马拉雅首页并无设计相关站内信息提醒入口,设置了今日热点的模块,更强调将社会热点传递给用户,可能和两个app的核心用户关注偏好相关。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我听VS购入
喜马拉雅强调“追更提醒心智”设置相关【追更】tab,用户可以查看当前收录更新专辑中的听单,而得到强调“学习进度把控”,设置【进度筛选条】;
喜马拉雅我听界面分类采取了 追更、 订阅、 历史 、下载,重时间线的顶部导航设计,此种分类导航对于登录低频的用户使用体验较差,且在对时间线的重视设计中,订阅列表重旧听单的再次曝光被极度限制,用户查看也存在一定不便。
而得到采取了 全部、课程、听书、电子书的顶部分类导航,将所听内容形式进一步区分,对于大众分类查看的习惯,普适度较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3)发现VS知识城邦
喜马拉雅注重更多元的内容,设置了广场、趣配音、视频等导航tab,从用户的生活日常、到个人感悟、书评、资讯解读等无不涉略,可能在注入“寓乐于学”的设计以及运营策略。
而得到坚定了“专业、学习”的调性,设置的三个tab 关注、推荐、视频中的内容推荐策略,基本由书评、咨询解读、现象解读、问题解疑等内容组成,发表人士基本为出书人等专业人士。
喜马拉雅发现页面中的每一个内容下面的互动专栏,都前置表达了最先发评论的用户的评语,以及设计了评论引导的模块,重站内用户的互动。
而得到互动模块较为常规,更注重内容本身的传递,提升关联课程、书籍的收听人数。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4)我的
喜马拉雅进一步强化情感层面的互动,包括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顶设创作tab,个人信息卡片设计【录音直播】按钮,下设听友圈、小雅书房等。
而得到强调个人学习成就的获得,在于身份荣誉的感知,如设计学习时长、学习数据、学生证、勋章、证书、学分等button;
喜马拉雅开设了【妈妈成长】、【无障碍】等场景的功能模块,优化了特殊人群的推荐听单使用体验;且喜马拉雅较得到更注重在我的页面强化会员体感,可见喜马拉雅的会员制对于其商业化业务的重要性。
而得到更注重在我的页面强化分享心智,突出邀请奖励,成就分享等,以此实现裂变。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2. 操作流程及体验在体验喜马拉雅和得到的过程中,比起得到的多重点形式,个人更偏好喜马拉雅的“一个中心”式架构方式,因此,俺便着重选择了喜马拉雅的用户操作流程来叨叨:
- 量子计算|从微商到直播,一个顶流江湖的兴衰
- iphone13|iPhone13 缺货问题得到改善,发货时间变快,第三方优惠将更大
- 互联互通|从3999跳水至2399,小米11加速退场,你还选择骁龙870吗?
- 目标|目标用户从哪来?
- 叮咚|从商品采购到商品开发,叮咚买菜打造生态型供应链体系
- 马云|媒体采访马云:如此富有为何从不“花天酒地”?马云回答引人深思
- 附属肿瘤医院|支付宝上线首页智能服务卡 覆盖机场、火车站、景区、医院
- 龚文祥|从微商到直播,一个顶流江湖的兴衰
- 华为鸿蒙系统|华为绝版平板现身二手市场,从未对外公开发售,价格只要4799元!
- iPhone|从5499到4199元,iPhone手机大降价,终于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