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规划产出途径,按权重分配预算,模拟计算验证1. 规划积分产出途径,区分普通行为、高价值行为积分的产出,首先要明确产品有哪些普通行为、高价值行为。
- 高价值行为:对于产品的北极星指标有直接影响的行为;
- 普通行为:对于产品的北极星指标有间接的影响行为,如,基础信息完善、评论、绑定手机等。
在给普通行为、高价值行为设定预算时,需要关注:
(1)产出是否需要上限
产出是否需要设置上限与行为、预算设置有关,如预算为浮动型预算、且高价值行为作为营利性行为,则可以不设置上限,按照用户付费金额固定给与返利。如移动按照用户缴纳话费按照固定比例给产出积分;
建议产出途径都应设置上限,一方面防止被羊毛党恶意刷量,另一方面,当目标行为达到阈值后,积分可以带来的激励效果会逐渐降低,设置阈值可以最大程度发挥积分的激励效果,防止平台内贫富悬殊,空耗预算。
(2)单次行为、首次行为、重复性行为
普通行为依据行为的重要程度和重复频率来制定规则,如:
- 完善自身信息相对并不重要,但是只是一次性行为,且有益于后续用户的精细化运营,因此可以给与适当积分;
- 首次进行充值,对于培养用户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应该给与较大的预算权重;
- 分享拉新,对于平台非常重要,而且可以重复参与,但是也容易被刷量,因此建议可以制定规则是设定产出上限,如每月最大可以获得xx。
制定积分产出规则时,需要考虑现行状态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差距,目标值应略高于现行状态值,同时给与权重倾斜,才能起到激励用户的作用。
如签到产出积分,统计发现60%用户每月签到5天,而目标是期望用户每月签到7天左右,则可以在第6、7次签到时,积分产出权重高于前5天。
(4)产出积分是否需要收取
积分产出后是需要用户手动收取,还是直接发放给用户,最主要取决于预算,其次取决于对于会员体系的看法。
如预算无上限,可以保证积分的价值,同时,认为用户在积分体系内的活跃并不重要,则可以自动发放。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推荐积分产出后需要用户手动收取,可以保证积分发给真正的目标用户,确保积分价值。
(5)积分产出后是否需要退回
制定产出规则时,需要注意行为产出积分后,行为是否可以撤销,撤销后积分是否需要退回,以及如何退回。
如,电商平台支持无理由退换,如用户付费后已经获得积分,然后申请退货,如积分不退回,规则就出现漏洞。可以限制用户确认收货后发放积分、或退货成功后扣除对应的积分;
3. 根据积分规则,按现有运营情况、预估提升后的情况进行模拟计算验证(1)设定积分和预算兑换比例;
(2)对整体投入预算进行评估;
(3)不同层级的用户获取积分预估。
六、积分的出口,可以流通的积分才有实际价值积分出口一般分为两种,被动消耗和主动消耗。
被动消耗即积分的有效期,有固定时间年底清零、周期性(1年)清零,都是为了避免积分通胀、保证积分价值的一种形式。
主动消耗,指用户主动消耗积分用于获取福利,包括如抽奖、直接兑换、夺宝等各种形式玩法。可以主动消耗的积分才有价值,有价值的积分才可以对用户形成激励。不能流通的积分,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堆数字而已,没有意义。
主要消耗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点:
- 对于不同用户分层、不同用户生命周期,需要定制不同的积分流通方式不同用户分层、不同用户生命周期,用户的积分获取速度、对于积分的价值期望都不同,因此需要精细化、针对性的设置积分出口,提升积分流通价值。如对于新玩家,则需要适当降低首次兑现的限额,让玩家可以再较短时间内认可积分的价值。
- 积分与实际价值的汇率是动态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时机进行调整积分消耗出口给与用户的价值数值是相对模糊的,通常不会明确的告诉用户1积分等于多少元。因此积分与实际价值的回流的汇率是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的。某些溢价较高的场景,可以提供积分汇率,而某些溢价低的场景,也可以降低汇率。如,设平均500积=1元,用户使用积分兑换直接兑换福利,溢价较低,则需要以500积分=1元核算,用户以积分+付费的形式购买福利,则让利幅度相对较大,则可以用300积分=1元;
- 显示器|首款QD-OLED显示器来了:规格非常强悍,售价比想象低不少
- 显卡|三星GalaxyS22与GalaxyS21详细对比:有何区别?
- iphone13|直降610元,iPhone13价格创新低,网友:比国产机“香”多了
- 双原子|《张朝阳的物理课》气体比热随温而变?探究双原子分子比热问题
- 小米科技|2022年初,小米笔记本该如何选择?这些性价比很高
- 耳机|Aptx高清传输+4麦降噪,谁说好音质和性价比不可兼得
- 智能手机|同比增长94%!2021年欧洲智能手机排行榜出炉,绿厂势头强劲
- iqoo|3699元起步?业内人士曝光K50电竞版价格,和iQOO9比谁更香?
- 医生|医生真的比程序员好吗?有些真相说出来很扎心,有的让人想哭
- CPU|商用本处理器选AMD还是英特尔?10项实际应用测试大比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