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

【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

文章图片

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

文章图片

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

文章图片

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

文章图片

预售4.78万!五菱的新车让网友坐不住了

五菱 , 这个名字在许多人心中 , 就像那句“人民需要什么 , 我们就造什么”一样 , 承载着实用、亲民的标签 。
品牌向上是长远之路 , 但是在亲民这块儿 , 恐怕没谁比得过五菱了 。 最近五菱的两款新车 , 又以超低的价格上市了!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 真的是卷生卷死 。

预售5万 , 网友坐不住了五菱之光EV这次推出两款车型 , 预售价4.78-5.08万元 。 价格一公布 , 网友们就坐不住了 。 很明显 , 五菱想走亲民路线 , 在入门级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 。 毕竟这个价位能选的纯电车确实不多 。 该车定位也是 “纯电多用途车” , 这个定位倒是挺新颖 。 采用侧滑门设计 , 对于经常需要搬运货物或者上下车空间有要求的用户来说确实太友好了 。

▲图源:汽车之家外观上 , 五菱之光 EV 走的是小巧玲珑路线 。 它和五菱缤果一样采用封闭式格栅 , 充电口在车头正中间 。 由于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 , 它的车头、车尾比较短促 , 短前、后悬让轴距看起来相对修长 , 是经典的方盒子造型 。 车身尺寸方面 , 长宽高分别为3685/1530/1765mm , 轴距2600mm , 侧滑门开度达595mm , 这样的数据保证了上下车和车内活动的便利性 。 车尾部分 , 五菱之光EV几乎与车顶垂直 , 尾门开启角度接近90度 , 而且尾门升起后还能当顶棚用 。 尾门门槛高度仅569mm , 和膝盖差不多高 , 这也算是比较体贴的一点了 。 走进车内 , 五菱之光EV的内饰就显得比较朴素了 。 方向盘上没有任何功能按键 , 前方也只有一个液晶仪表盘 。 中控台中间是一个简易收音机 , 空调还是手动旋钮开关 。
▲图源:汽车之家这内饰配置和现在很多科技感拉满的新能源汽车比起来 , 明显有些跟不上时代 。 座椅采用四座布局 , 除主驾外都能放倒 , 放倒后和后备厢地板形成纯平地面 。 后备厢初始容积527L , 全部放倒后飙升至1117L , 这装载能力带来的实用性这块没得说 。 动力方面 , 五菱之光 EV 搭载最大功率30千瓦的电动机和电动车单速变速箱 。 适配国轩高科的磷酸铁锂电池 , 最高车速100km/h , 申报纯电续航里程201公里 。 前排及尾厢配备 12 伏直流电源接口 , 最大放电功率120瓦 , 能满足一些日常用电需求 。 不过 , 这201公里的续航里程 , 确实成为了大家吐槽的焦点 。

续航201公里?不如老头乐!市场对五菱之光EV的反应 , 那真是天上地下 。 一部分消费者对它的价格和空间实用性很认可 , 觉得在城市里短途代步、做点小生意拉货 , 非常合适 。 但更多消费者也是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它的缺点 。 续航问题首当其冲 。 201公里的续航里程 , 在如今这个动不动就几千公里续航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 , 确实有点不够看 。 有网友吐槽:“夏天打八折 , 冬天打四折 , 怎么开?不是在充电就是去充电的路上 。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 , 但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焦虑 。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 , 谁也不想因为续航不足而频繁找充电桩 , 耽误时间 。 而且虽然价格亲民 , 但内饰过于简陋 , 让很多消费者觉得难以接受 。

▲图源:汽车之家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车内的舒适感和科技感 , 一个简易收音机和手动空调旋钮 , 实在难以满足大家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 。 哪怕多增加一些基础的配置 , 比如蓝牙连接、中控大屏 , 成本可能增加不了多少 , 但能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价格方面 , 也有不少争议 。 有人说这个价格偏高 , 毕竟同价位的一些所谓“老头乐”虽然不符合正规汽车标准 , 但在配置和外观上看起来都比五菱之光EV更豪华 。
▲图源:汽车之家不过五菱造车的思维一直没打开 , 用一个新单品解决一个痛点又制造一个痛点 , 总是让消费者不能痛痛快快坚定的选择 。 小车有大空间 , 却没有足够的续航 , 有精致的外表却没有舒适的内饰 。 今天的消费者需要有更精致的产品 , 愿意为有个性的产品买单 。 怕就怕宣传口号很有个性 , 结果产品拿不出手 , 200公里的续航 , 这个真的说不出口 , 更别拿出来 。 在追求性价比的市场环境下 , 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 , 让价格更具吸引力 , 是五菱需要思考的问题 。

五菱 , 还是从造拖拉机发家五菱的发家史可谓是一部从拖拉机到微型车的传奇逆袭 。 起初 , 柳州拖拉机厂在面临经济困难和市场饱和的困境下 , 毅然决定转型 , 从生产船用大型柴油机转向拖拉机制造 。 凭借不懈的努力 , 他们成功研制出丰收牌拖拉机 , 并在70年代跻身全国八大拖拉机厂之列 。 在拖拉机市场饱和之际 , 柳州拖拉机厂及时调整策略 , 以“以杂养专”的方式维持生存 , 并抓住机遇研发微型货车 。 经过不懈努力 , 成功研制出第一台“五菱”微型货车 , 并通过了国家鉴定 。 一跃成为中国四大微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 。 不过五菱也并未满足于此 , 他们继续拓展市场 , 寻求合作伙伴 。 在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汽车的合作中 , 五菱获得了资金、技术和市场的支持 , 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 推出的五菱之光、五菱鸿途、五菱荣光等车型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 随着五菱在微车市场稳住了地位 , 它开始寻求向乘用车领域的拓展 。 2010年 , 五菱宏光上市 , 标志着五菱正式进入乘用车市场 。 同年 , 五菱还发布了全新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宝骏” , 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地位 。 从拖拉机到微型车 , 再到乘用车市场的拓展 , 五菱的发家史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 而值得记入史册的一款车型—五菱之光 , 当年以全球销量94.3万辆 , 被《福布斯》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 。

▲图源:汽车之家在新能源时代的背景下 , 市场的每个参与者和各个细分市场的格局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 正如在短短几年前 , 我们无法预测秦PLUS能够超越轩逸、朗逸和卡罗拉 , 获得A级轿车市场的冠军一样 。 在考虑到A级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20.9%的情况下 , 这个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只会让原本就少的份额变得更加难以争夺 。 预售价4.78万的EV车型 , 也许是五菱在下的一盘大棋 。

在新能源时代的背景下 , 市场的每个参与者和各个细分市场的格局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 。 从五菱过去一路从拖拉机跨界到汽车界的传奇逆袭来看 , 它的潜力不容小觑 。 不过当下 , 续航、内饰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