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文章图片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文章图片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文章图片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文章图片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文章图片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

文章图片



过去的一年 , 奔驰用亮眼的成绩证明它仍然是豪华市场的标杆 。 2024年 , 奔驰在中国交付超过71.4万辆新车 , 核心豪华矩阵的年度交付量同比增长超6% , 豪华旗舰车型S级轿车的年度交付量继续在其细分市场取得最佳成绩 , 长轴距GLC SUV同比增长超40% , 长轴距C级车增长超10% 。

尽管沟通氛围温暖且真诚 , 但汽车不确定性仍在增加 。 市场“内卷”加剧 , 特别是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攀升 , 竞争者们纷纷在豪华品牌的赛道上提速 , 试图赶超 。 市场正在转向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主导的格局 。
那么 , 豪华品牌如何平衡“传统豪华”与“未来科技”?奔驰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 , 在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同时 , 进一步提升本土适应性?奔驰则以一场务实的对话为载体回应这些疑惑 , 同时抛出了更深刻的命题 。
一娟问六虎 起底奔驰2024年
2024年国内豪华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速仅为3%左右 , 远低于整体市场增长幅度 , 伴随新能源市场高渗透率以及产品向上挤压 , 在多重不利因素叠加的背景下 , 梅赛德斯-奔驰逆势而上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
相比于奔驰2024年度在豪华品牌、百万级及以上市场销量冠军的成绩 , 以及S级轿车交付量继续在其细分市场取得最佳成绩的表现 。 在这场沟通会上 ,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传播与市场营销总监周娟将大家最关注的热点整理成了六个犀利的问题 , 并在现场直接抛向了各位管理层 。
第一问:为什么从10万到80万 , 各种品牌的新车新闻发布会都在对比奔驰?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的回答道出了一个行业共识:“奔驰成为对标对象 , 反映了行业对我们的认可 。 合理的对标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方式 , 而‘豪华’从不是一两款车能定义的 , 它需要时间积淀与长期认知 。 ”作为豪华车的象征 , 奔驰的技术、设计和服务早已成为行业标杆 。 每一次被对标 , 不仅强化了它在豪华领域的领导地位 , 也推动了整个行业对品质与标准的追求 。 这份沉淀和自信 , 来源于百余年的品牌积累与创新实力 。
第二问:听说现在很多店都退出奔驰销售体系转投其他品牌了?

“奔驰的经销商网络非常稳定 , 我们没有发生成规模的调整 。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这样回应 。 过去几年 , 行业内经销商退网屡见不鲜 , 但在奔驰 , 这种情况并未影响整体网络的稳固性 。 这得益于品牌与经销商之间的“互信共荣”关系 。 数据显示 , 奔驰多次在经销商满意度调研中名列豪华品牌第一 。 在充满挑战的2024年 , 经销商依然积极投入“网络升级” , 不仅显示出对奔驰品牌的深度信任 , 也印证了双方在市场合作中的长期稳健发展 。
第三问:据说奔驰要退出电动化?

“这是谣言”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执行副总裁毕立思对此断然否认 , “奔驰以‘油电双行’策略坚定推动电动化 , 从纯电越野车到全新MMA平台车型 , 都展现了奔驰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探索与雄心 。 ”面对新能源转型的全球浪潮 , 奔驰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平衡力 。 一方面 , 它继续深耕燃油车领域 , 保持传统优势;另一方面 , 奔驰在电动越野、电动高性能、电动能效等方向全面发力 , 夯实了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品牌地位 。
第四问:奔驰电动车是“杂牌车”他们的三电系统毫无技术优势可言?

“无论油电 , 都很奔驰 。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和采购负责人欧立甫用这句话回应了外界对奔驰电动车的质疑 。 他还表示 , 奔驰的电池测试标准远超国标 , 电机峰值功率能够稳定输出30秒 , 而全新纯电CLA还创下了24小时行驶3700公里的世界纪录 。 而在GB/T 18488-2024中对于M1/N1 类车辆驱动电机系统峰值功率持续时间为 10s , 奔驰的测试结果已是国标的三倍 。 这些硬核数据 , 是对“三电系统毫无技术优势”这一说法最有力的反驳 。
第五问:据说奔驰的新车型上将使用吉利发动机?
欧立甫现场表示:“这款发动机100%由梅赛德斯-奔驰研发 , 并在北京奔驰生产 。 核心部件的产业化确实与本土伙伴合作 , 但研发与品控完全符合‘奔驰标准’ 。 ”全球化制造背景下 , 跨品牌合作早已是行业常态 。 然而 , 奔驰通过坚持核心研发自主与严格的品质管理 , 确保了技术主导性不被削弱 , 也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豪华属性更加信赖 。
第六问:奔驰4S店那么高大上 , 一般人攀不攀得起呀?

“对于客户来说 , ‘贵不贵’的背后是‘值不值’ , 最重要的是在服务中获得价值 。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客户服务执行副总裁周宁用一组数据说明奔驰服务的价值 , 从覆盖7大环节至高900多项的标准化服务流程 , 到高阶诊断技师长达9年的严格培养 , 这些无一不体现奔驰对细节和品质的极致追求 。 按照周宁的说法 , “随时随地 , 放心奔驰” , 不仅是一句口号 , 更是一种扎根用户体验的实践 。 豪华品牌的服务体系 , 绝非简单的价格高低 , 而是对安全、舒适与信赖的全方位承诺 。
超500万元的工具和9年5000台“喂”出来的奔驰标准
奔驰在对经销商渠道进行提质增效的同时 , 对服务品质提出极致要求 , 落实“像素级”的奔驰标准 。 所谓的“像素级”标准意味着奔驰在各个环节都有着极高的精准度和细致度 。 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 , 从安全保障到品质把控 , 从经销商服务流程到零配件适配等方面 , 都如同像素点对于图像的精细构建一样 , 严格遵循精确、严谨、高品质的规范 。

【2025开局,奔驰用六个问题拆解“豪华”】具体到服务终端 , 奔驰依托完善的经销商服务网络 , 践行7大环节、至高900多项流程的标准化服务流程 , 如车辆保养实时提醒、专人上门取送车服务 , 覆盖全网授权经销商服务网点等 , 以确保经销商渠道的服务一致性与可靠性 。 为此 , 奔驰选择将配件实现随车共同研发 , 并且在服务使用工具上 , 多数都来自与奔驰一样的百年国际企业 , 均是专为奔驰定制开发 。 例如 , 奔驰专用诊断电脑可以帮助技师快速准确发现问题 , 即便是看起来不起眼的一根线束的维修 , 也有专用的线束维修套组和系统技术标准来保障维修质量 。 这是众多工具中的之一 , 事实上 , 一家中等规模的奔驰4S店专用工具投资就超过500万元 。

同样 , “像素级”的服务标准 , 不仅体现工具上 , 更体现在技师培养的深度与专业性上 。 目前奔驰已经在中国连续举办16届“服务技能大师赛” , 培养出近6万名一线优秀服务人员 。 周宁介绍道 , 每位技师从入门到成为最高阶的诊断技师 , 需要完成超过1000小时的课程与至少5000台实车操作 , 整个培养周期长达9年 , 堪比医学博士水平 , 最高阶的诊断技师在奔驰体系中有近千人 。
奔驰坚持把钱花在看不见的地方 , 从精确匹配的原厂零配件到专用诊断设备 , 每一个细节都是奔驰对消费者的承诺 。 在2024年 , 超500万车主选择奔驰经销商进行车辆维修与保养 , 是对奔驰服务信任的最好证明 。
奔驰的服务不仅是“像素级”的 , 更是“平衡化”的 。 在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同时 , 帮助经销商在转型中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 通过技师培养的深耕细作、网络优化的持续推进 , 以及与经销商伙伴的深度协同 , 奔驰正在将服务从一种成本 , 转化为品牌价值的核心资产 。
让豪华变得“本土化”
面对2025 , 奔驰的战略焦点清晰而坚定:通过本土化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深耕 , 融合电动化与智能化创新 , 推动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升级 。
2024年9月 , 奔驰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 , 其中乘用车业务投资超100亿元 , 轻型商务车业务投资超过40亿元 , 以进一步丰富其乘用车、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 。
而本土化的意义更在于对中国客户需求的深度回应 。 从长轴距车型的持续热销到全新智能化技术的引入 , 奔驰以“中国定制”的方式 , 重新定义了豪华车的市场逻辑 。 从研发到生产 , 再到产品优化 , 奔驰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 , 与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深度结合 。

面对电智化转型加剧 , 奔驰也在紧贴中国市场需求加速产品电智化转型 。 基于MMA平台的全新长轴距纯电CLA在北京奔驰工厂投产 , 这款车型凭借全域800V高压平台、、梅赛德斯-奔驰自研全新域控制架构MB.OS , 以及“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等 , 将成为新能源市场的标杆产品 。
与此同时 , “油电双行”策略则是奔驰在技术转型期的关键布局 。 尽管国内新能源渗透率日益走高 , 但仍不可忽视超过40%的燃油车市场份额 。 奔驰通过同时布局燃油车、插电混动车和纯电动车 , 要实现细分市场的全面覆盖 。 不仅为燃油车型延续品牌价值 , 也为新能源车型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时间窗口 。

在智能化领域 , 奔驰的步伐同样坚定 。 奔驰已经获得了北京市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牌照 , 和北京市L4级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的牌照 。 奔驰的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覆盖L2+、L2++、L3、L4级 , 形成了非常全面的技术阵容 。 据透露 , 去年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L2+级别导航辅助驾驶的客户使用率不断攀升 , 随长轴距E级车交付至今 , 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5000万公里 , 相当于地球往返月球近65次 。

此外 , 奔驰开发了豪华品牌首个“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 , 针对L2++智驾方案 , 奔驰智驾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 , 基于纯视觉方案 , 不依赖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 , 终极形态具备“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能力 , 已处于多城实测的冲刺阶段 。 值得一提的是 , 奔驰“无图”L2++是为中国出行场景定制开发 , 其感知训练数据均采用中国数据 。
通过本土化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深耕、油电双行策略的灵活布局 , 以及智能化技术的稳步推进 , 奔驰正在塑造未来豪华车的新标准 。 这一标准不仅是技术与市场的结合 , 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 正如段建军所说:“风物长宜放眼量 ,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销量 , 更是品牌的长期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