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 , 我是布谷妈~
“双减”已经落地一段时间 , 那些少作业、无考试、无压力的孩子 , 都咋样了?
身边一位朋友跟我说 , 自从双减开始 , 她更焦虑了 。
为啥?
白天学的生字 , 孩子晚上回去就忘光了 。 计算练习得少 , 再算错一大堆 。 少了家长和老师的催促 , 孩子是开心了 , 每天乐呵呵的 。
可这也不禁让父母担忧:没有外力的推动 , 孩子拿什么去拼?
文章图片
如果娃是“别人家的孩子” , 主动预习、复习 , 按时完成作业 , 懂得劳逸结合 。 那减一减负 , 让孩子轻松地学习 , 愉快地玩耍 , 父母当然乐意了 。
【双减落地,孩子出现“两极分化”,这类孩子注定能赢到最后】但如果娃恰巧是那种做作业永远拖到睡觉前 , 一学习就走神、讲话、发呆 , 一看书就要上厕所、喝水、吃东西 , 不逼他一把就不动弹的孩子 。 在双减下 , 他哪还有优势可言啊?
双减 , 也许真的就加剧了孩子们的断层:自觉者优秀 , 被动者出局!
一:出现两极分化
我朋友说 , 以前孩子回来 , 每天逼一逼 , 他还能朗读课文、做做习题 。 朋友一检查作业 , 好歹速度和正确率能过关 。
现在好了 , 回家连作业也没有了 。 孩子只想着看电视和睡觉 。 她检查学习情况 , 基本的运算算不对 , 基本的生词不会写 。
双减才开始 , 孩子就下滑严重 。 这状态要持续下去 , 可怎么办?
文章图片
朋友的担心不无道理 。
以前有大潮流的推动 , 孩子跟着走 , 父母在旁边助助力就好了 。 现在大潮流没了 , 孩子没人推 , 走得慢 , 父母也没有方向 , 能不着急?
有一位北大妈妈 , 叫梅拾樱 , 她用20年的教子经验发现:想要解决孩子学习的难题 , 最根本的 , 是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否则 , 像这种只靠外力推动的孩子 , 即便挤进了重点高中 , 顺利考上大学 。 等他一进入宽松舒适的大学环境 , 没有人再逼着他 , 他就不愿前进了 。
而双减 , 只是把这一过程提前了而已 。
文章图片
以前被逼着进步的孩子 , 现在没人逼了 , 他一下就懈怠了 。 不愿学 , 不想学 , 也没动力学 。 这样的孩子 , 没有外力的加持 , 很容易就被冲刷下去 。
而那些自始自终热爱学习 , 不需要父母一遍遍催促的孩子 , 不管有没有“减” , 他都有很强的求知欲 , 愿意主动学习 。 “双减”下来 , 反而能逆流而上 , 占据高地 。
双减落地 , 孩子就出现了两极分化 。
二:啥是内驱力?
讲到孩子的内驱力 , 到底什么是内驱力呢?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一书提到:当孩子做一件事情 , 是因为真心喜欢 , 做了就开心 。 这就是内驱力 。
相比之下 , 如果孩子学习 , 是为了得到物质奖励 , 或者逃避惩罚不得不做 , 这就是外驱力 。 很多父母热衷于“鸡娃” , 往往娃是不乐意去做的 。 这样“鸡娃”的方式 , 就是外驱力 。
文章图片
就像《小舍得》中 , 田雨岚拼命给儿子报班、考证 , 结果儿子精神出问题了 , 这就是外驱力过猛 , 并没有唤起孩子内驱力造成的 。
而后来田雨岚意识到自己错误 , 不逼儿子 。 结果儿子反而愿意学习 , 加把劲考个好的中学 。 这时 , 就是孩子的内驱力被唤醒 , 他愿意主动去学了 。
既然内驱力才是让孩子主动学的根本 , 那我们怎么做 , 可以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文章图片
三:满足3个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Ryan和Deci , 提出一个“自我决定理论”:孩子从出生开始 , 就有着动力去学习 , 不断完善自己 。
也就是说 , 我们生来 , 就有着内驱力 。
心理学家将内驱力分为3个部分:自主感、胜任感、情感联结 。
当孩子的这3个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 , 他的内驱力会很强大 。 就像内心安装了一个发动机 , 不断推动他前进 。
文章图片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三部分:
自主感
按照埃里克森“人生发展8阶段”的理论 , 孩子的自主感 , 会在1.5-3岁这一时期出现 。
- 想让孩子思维敏捷、爱思考?父母要学会多和孩子聊“废话”
- 父母常做的这些事,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懦弱,容易被当“软柿子”
- 【游戏世界】斗罗大陆:小舞复活前后受伤五次,腹部连续遭遇重创,难怪只生了一个孩子!
- 李承铉戚薇二胎落地,喜得一子,儿女双全
- 父亲深夜将儿子带至太公坟前罚站忏悔:孩子不做作业,家长如何应对?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么样了?看看过来人的案例,别毁了孩子
- 孩子从小把这3句话挂嘴边,长大后可能是“白眼狼”,父母要注意
- 头疼孩子总抢别人东西?原因和应对方式,用一文解答
- 李玫瑾坦言:好孩子是管出来的!6岁前“狠心管”,以后就省心了
- 母亲捧出一腔的爱,换来的却是孩子满满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