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维生素C,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人体必需的重要抗氧化营养素之一,不仅能促进钙、铁、叶酸的吸收,加速胶原蛋白合成,在提升人体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营养|做菜时一个细节,可能流失80%的维生素C…… 这样烹饪才更营养,赶紧学起来】日常的饮食中,不少“养生达人”都非常注重维生素C的补充,一日三餐常吃一些富含维C的蔬菜。但你知道吗?维生素C是烹调蔬菜时最“娇气”的维生素,若是采用了不恰当的烹饪方式,很可能导致它大量流失!
文章插图
1 3个行为,导致维C大量流失
1 反复冲洗、切菜太碎
很多人在做菜时为了保证卫生,往往会将切好的蔬菜反复清洗,殊不知从切菜和洗菜开始,蔬菜里的维生素C就已经在损失了。
用刀将蔬菜切开后,部分细胞破碎了,里面的维生素C接触空气便会被氧化。若是把菜切得太碎,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维C氧化流失的速度会更快。
文章插图
而且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当它接触水时,会从切口随水流失。因此切完蔬菜后不宜反复冲洗,更不宜长时间浸泡,这样可能会导致20%以上的维C流失。
【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尽量把水沥干后再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文章插图
2 蔬菜榨汁食用
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汁补充维C,却不知道这会让维C大量流失!
在榨汁的过程中,蔬菜的细胞壁被切碎,里面的维生素C和氧化酶凑到了一起,再加上氧气的作用,很容易被氧化。而且榨汁之后氧化酶还会一直氧化蔬菜汁中的维C,放置得越久,维C损失得越多,损失甚至可达80%以上。
【建议】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更稳定,如果想要榨汁食用,可以选择番茄等酸性蔬菜;加热能让氧化酶失去作用,因此也可以先将蔬菜快速烫一下再榨汁,尽可能保留更多的维生素C。
文章插图
3 烹饪时加入大量盐
烹饪时加入食盐,会形成高渗溶液,使细胞中的维生素C浸析出来,与氧化酶充分接触,更容易发生氧化。而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C的损失就越大。
【建议】做菜少加盐,且快出锅时再加盐;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炒菜时可适当加一些,帮助推迟并减少维C的流失。
文章插图
2 哪种烹饪方式,更容易保留维C?
中国人做菜的方式多种多样,蒸、煮、炖、炒、煎、炸、煸、焯等等,讲究一个色香味俱全。但究竟哪种烹饪方式,保留的维生素C 最多,最值得推荐呢?
1 第一名:清蒸
相比较而言,清蒸是最佳的烹饪方式之一。有研究发现,清蒸西兰花、菠菜和生菜,只流失了9~15%的维生素C,而且水溶性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流失量是最少的。
此外,通过清蒸,蔬菜中的芥子油、类胡萝卜素、叶酸值、磺化烷和总抗氧化能力都有所提高。
文章插图
【小贴士】
与清蒸相比,微波加热蔬菜保留维C的效果同样出色。
微波加热蔬菜时,其中的水分会蒸发一部分,但能保留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C;而且微波时食物升温快但温度不会太高,也有利于保存维C。
因此,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如菠菜等,可以尝试用微波炉加热。
2 第二名:快炒
快炒是指在锅中加油,待油略热,加入蔬菜快速翻炒后出锅。由于加热时间短、出汁少,而且能快速破坏氧化酶的活性,所以快炒后蔬菜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较高,一般可达到70%以上。
【建议】快炒时注意少放点油盐,控制住油温;在保证熟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翻炒的时间。
文章插图
3 第三名:焯水、白灼
焯水是指先把水煮沸,把菜放进去烫一会就捞出来。由于焯水的加热时间短,所以维C的热损失不大,主要是溶水损失;蔬菜快速焯水后,别挤掉汁液,维C保存率可以在50%以上。
而且焯水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比如可以去除蔬菜里的大部分的草酸、亚硝酸盐、农药残留,杀灭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吃起来安全了很多。
白灼相当于升级版的焯水,其维C保留程度和焯水差不多。而且白灼蔬菜一般都是整棵烹饪、不切碎,这样的形式本身就更容易保存营养。
- 婆媳关系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为什么婚外恋很难经受时间的验证?
- 婚姻有时候是一道选择题,你不能总是回忆
- 婚外的温暖,是暂时的
- 同时被三个男人追求,56岁阿姨毫不动心:不想再伺候人
- 《大众电影》封面上的美女,惊艳了一个时代!
- 火哥:疫情时代,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
- 聚餐|走亲访友欢聚时,当心幽门螺杆菌来拜年
- Swisse|Swisse斯维诗深耕营养健康领域,助力全民健康时代发展
- 霍尔果斯市|1月25日20时至26日20时,新疆霍尔果斯市无新增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