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故事告诉你“辽宁号”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是这样炼成的!

《他的故事告诉你“辽宁号”航母舰载机飞行员是这样炼成的!》,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2017年5月31日,渤海湾某海域,辽宁舰航母之上,我国新一批海军舰载航空兵飞行员正在进行着舰资格认证飞行,第一个着舰接受检验的是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曹先建。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曹先建

他以近乎完美的着舰动作,成功通过了昼间着舰资质认证。这次认证飞行,被曹先建称为:比高考还要激动的一次考试傻大方资讯 http:///

一场事关生死抉择的考验傻大方资讯 http:///

“飞机往下掉的速度很快,处置无效,在最后2秒钟,只能被迫跳伞。”

2016年4月6日,渤海湾某军用机场,天气晴朗,附近海域也风平浪静,这样的好天气非常适合飞行。按照当天的计划,曹先建和战友要完成例行的陆基模拟训练。

升空后,曹先建发现战机飞控系统工作异常,这是歼-15最高等级故障。此时的战机开始机头朝上,向地面快速坠落。

按特情处置规定:遭遇这种故障,飞行员可以立即跳伞傻大方资讯 http:///

然而危急关头,曹先建没有选择跳伞,而是竭尽全力加大油门,试图把下坠的飞机重新拉起升空,挽救这架造价数亿的战机。

曹先建:“不到万不得已,飞行员是不会放弃飞机的。”

为了挽救战机,曹先建错过了最佳的逃生时机,直至飞机坠毁前的最后2秒钟,他才拉动座椅上的弹射手柄,然而因为高度不够,降落伞没有完全打开,曹先建重重摔到了海面上。

经检查,他身上胸椎、腰椎、尾椎等多处爆裂性骨折……

医生说:不能复飞了傻大方资讯 http:///

像这种情况,医生原来都没见过。摔这么严重,按照他们的经验来看是不能复飞的。

医生的初步诊断,让曹先建备受打击。因为按照原计划,他将在二十多天之后参加着舰资格认证,然而现在一切都变成了未知数。

曹先建:“那时候感觉相当于跑步一样,倒在了终点前面。”

第一次手术:2016年4月12日傻大方资讯 http:///

曹先建在海军总医院接受了第一次手术,使用6颗钢钉将骨折的腰椎固定住,按照医疗团队制定的计划,他需要在一年到一年半之后进行第二次手术,将植入的钢钉取出来,如果康复效果好,就能够重返蓝天,这让曹先建重新燃起了飞行的希望。

第一次手术之后不久,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好,曹先建就在病床上开始了艰苦的身体康复训练。

一次被提前了半年的手术傻大方资讯 http:///

住院期间,曹先建听到了战友张超牺牲的消息。

2016年4月27日下午,29岁的张超驾驶战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飞行,飞机突发电传故障。飞参数据显示,从飞机突发故障到坠地,短短4.4秒。在这生死一瞬间,张超像曹先建一样,选择了尽最大努力挽救战机,但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超

怀着痛失战友的悲伤,曹先建加大了康复训练的强度,他希望把身体早日恢复好,能够比原计划提前半年时间进行第二次手术,以便赶上参加2017年5月举行的新一批舰载机飞行员着舰资格认证。

第二次手术:2016年11月26日傻大方资讯 http:///

曹先建如愿提前进行了第二次手术。

今年3月份,经过海军总医院医疗专家团队的检查鉴定,曹先建的身体状况恢复良好,达到了复飞的条件。3月31日,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等待,曹先建驾驶着他的战鹰重新飞上了蓝天。

曹先建:“跟自己比,今天比昨天有提高就够了。”

一次非同寻常的着舰飞行傻大方资讯 http:///

2017年5月31日,在遭遇空中险情、身负重伤419天之后,曹先建参加了新一批次的着舰资格认证飞行。

飞机着舰、收起尾钩、折起机翼,配合舰上的其他工作人员将战机拖离滑行到指定位置……他以近乎完美的着舰动作,成功通过了昼间着舰资质认证。

曹先建讲,当他走出驾驶舱来到甲板上的时候,心里感到无比轻松。他说:“我的梦想,是将来能随着我们的航母,驰骋在大洋之上。”

为梦想去战斗,为使命而飞行,曹先建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2016年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6月,被选举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延伸阅读傻大方资讯 http:///

首批舰载机飞行员年龄在35岁以下,飞过至少5个机种,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其中3代战机飞行时间超过500小时,且多次参加军兵种联演联训、重大演习任务,是所在部队的种子飞行员和重点培养对象。

歼-15舰载机在钩住阻拦索的瞬间,飞行员会承受巨大的载荷,这对飞行员的颈椎、腰椎和脊柱都会产生影响。

医学专家设置不同情境,通过精密仪器,判断飞行员是否具备“泰山崩于前而不惊”的心理素质。

虽然舰载机飞行员职业充满风险,但是飞行员在选拔时都踊跃报名,把能成为舰载机飞行员视为很高的荣誉,自愿为海军加速驶向深蓝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航母统治海洋已有半个多世纪,其威慑力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靠庞大的舰体本身,而是取决于充当航母“利剑”的舰载机是否“锋利”。没有舰载机力量的海军一旦远离本土,在预警、反潜、攻击等作战行动中范围有限、威力不足,就无法胜任现代作战。然而作为“利剑”的操纵者,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的难度超出想象。因此,在拥有航母的国家中,舰载机飞行员始终是航母培训体系的重中之重。

为飞行员们点赞!傻大方资讯 http:///

联播君墙裂推荐傻大方资讯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