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丨微信群在家校沟通中的运用

现代教学丨微信群在家校沟通中的运用


家校互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家校互动有很多表现形式。传统方式有家长会、约见家长、电话沟通等。如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QQ、微信等网络沟通形式的出现为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对此,有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程度上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一旦通过这样的渠道与家长沟通,将陷入家长无休止的纠缠中。不过,在QQ群、微信群大行其道的现实下,这种与家长沟通的渠道是班主任必须正视的。班主任可以通过合理的手段和形式,使得这些媒介在家校沟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案例描述

2014年7月,我接手新的高一班级。当时,有家长尝试通过微信与我建立联系。起初我是拒绝的,认为在我相对私密的朋友圈中出现家长的身影是不可理解的。所以,我对一些家长的加好友通知不予理会。但有一天,我发现自己被拖进了一个家长建立的班级群中,而且家长个个都很热情,昵称都标明是某某同学妈妈或者某某同学爸爸。当时,我没有退出群,因为那样做不礼貌,于是就保留在群里,但基本处于潜水状态。慢慢地我发现,家长会在群里就一些教育问题相互讨论。我逐渐意识到,如果能借助家长群实现与家长的沟通,集合家长群体的力量,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于是,我从排斥逐渐转为参与,再慢慢成为一些内容的发起者,从而使得微信家长群成为我和家长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媒介。借助微信家长群,我主要在以下方面实现和家长的交流。

1.重要节点的信息传达

在每学期的重要节点上,如学期开始、大考前、学校重要活动等,我会在家长群里公布家长需注意的内容,使得家长及时准确地了解信息,做好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长因为学生在校信息不畅而产生的焦虑感,让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也心中有数。

2.学生成长经验的共享

除了与家长直接信息交流,我还会在群里转发一些教育方面的优质帖子,供家长学习交流讨论。之后,我还申请了一个公众号,开辟了几个栏目,其中一个是学生随笔心得,经常在群里分享。因为有自己孩子的内容,所以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在公众号中,我还借助毕业生的资源,请他们围绕自己的高中学习经验及大学生活写一些文章,和家长分享。有家长表示,每天晚上回去看我的公众号成了家庭的必修课。

3.学校活动内容的分享

除了文字,微信还可以实现“现场直播”。在一些学校重大活动中,我会及时发布一些学生小视频与家长分享。在高二学农时,我班L同学恰逢生日,学校很有心地通过视频送来了家长对学生的祝福。L同学在晚会上即兴演唱歌曲,我录制了小视频转发给家长。家长看后很感动,觉得孩子在学校里成长得很快。

案例分析

相比其他方式,微信家长群在家校沟通中有以下特点。

1.随时随地更为灵活

微信家长群具有即时性,更为灵活便捷。教师可以在微信上随时发布内容,家长可以在方便的时候阅读。通过音频、视频,我们可以及时保存学生的各种资料,这些都是传统方式不具备的特点。

2.内容手段更为多样

电话只有声音,短信只有文字,而微信可以有更为多元的选择,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都可以借助。此外,微信中还有很多优质公众号的教育资源,可以与家长分享。通过微信群建立与家长的沟通,可以使沟通的手段更多样,内容更丰富,因而和家长沟通的信息量也更为巨大,实现的教育效果也更为凸显。

3.家长群体参与更能集思广益

微信家长群可以实现家长的群体参与,更能集思广益。学生问题的表现有时是共性的。家长参与讨论这些共性问题,会更有积极性,也可以在交流中形成一些共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体而言,微信家长群在家校沟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不妨更好地利用新媒介,有效地推进家校沟通工作。

(作者系上海市上海中学  毕伟玉)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7年6A刊)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教学丨微信群在家校沟通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