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论坛丨尹后庆:技术迅猛发展,唯有投身变革,才能引领时

教育装备论坛丨尹后庆:技术迅猛发展,唯有投身变革,才能引领时

未来的课堂长啥样?未来的学习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第二届上海国际教育装备博览会”于9月26日-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为交流国内外教育装备的最新发展成果,分享区域、学校、企业在教育装备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展会同期举办第二届上海国际教育装备论坛。论坛以“未来的课堂 未来的学习”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教育界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探讨教育装备、新技术、新环境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影响,畅谈新型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发展。

现场演讲干货满满,“第一教育”将为大家陆续推送现场报告。今天为大家推送的是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的致辞。

未来的课堂、未来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几年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过去30年已经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在尹后庆会长看来,唯有奋身投入技术迅猛发展的教育变革和社会变革,我们才能引领时代。

教育装备论坛丨尹后庆:技术迅猛发展,唯有投身变革,才能引领时

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发表致辞

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2017第二届上海国际教育装备博览会”和第二届上海国际教育装备论坛今天在这里举行。刚才我在进入会场的时候,我跟同行的同志们说:“我是2007年回到教委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分管教育装备。”今年是2017年,十年了。这个十年,教育装备的发展步伐是非常快的。我们今天去参观这个博览会,我们所看到的教育装备是十年以前都没有看到过的。

今天,有400多家参展商集中展示国内外前沿的教育装备,我们上海自身的教育装备有些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当然,我们还要向国际上先进的教育装备同行学习。在博览会举办的同时,我们举行这个论坛,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什么?论坛是博览会的主要活动,是对教育技术、教育装备与未来教育等话题的交流、探讨平台。我们非常希望教育专家、学者、实践者与企业家共同来交流思想,阐发观点,探索前沿问题,展示最新成果。我们处于一个技术如此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让思想跟上这样的高速发展,让论坛体现思想性、前沿性、创造性。

我想借今天的机会,简单地说三个观点。

首先,大家要研究一下,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特别重视装备、重视技术?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呢?一般认为技术是教育系统运行时的一个工具,我原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它是一个工具、要素,是我们教育运行的时候为我们服务的。但是,我最近一段时间看了很多教育技术发展的文章和书籍,我发现我们的认识与理解不全面。为什么?因为我们必须看到,装备与技术固然有它工具性的一面,但同时先进的技术又有引领发展的一面,对于这一面,我们往往强调不够。如果我们把教育放在技术发展史的背景下去考察,我们会发现技术发展了,教育才能变化,才会发展。

特别是从人类文化的传播史来看,大家原来都说:“计算机和互联网提出了人类知识储存和知识传播的新方式。”对不对?对!但是我们看人类发展史、人类教育发展史、人类文化传播史,给人类知识储存与知识传统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技术,历史上还有没有?还有很多。我们原来没有技术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是口口相传的。后来从口头传颂到手工抄写,书写载体从古代绢帛、竹简,到蔡伦造纸,这也是技术的发展,也是文化传播储存。印刷术自八世纪就发明了,到十三、十五世纪才形成成熟的活字印刷。因此人类的文化传播,因为纸张的发明,因为印刷术的发明,才发生了变化。

假如说没有这些变化,人类文化传承、人类的教育到现在为止还是孔夫子,还是苏格拉底,还是一个人对着几个师傅说,然后想办法把它记录下来,还是如此而已。因此从口头传颂到手工抄写,到纸张和印刷术发明,再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现,不同的媒介技术其实造成了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它是不是有个引领作用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此人类的教育实践就是文明的传播,人类学什么?怎样学?就是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需要进行革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技术引领着教育的发展。

从孔子、苏格拉底的口头对话和记忆,到刚才我讲的竹简、绢帛和活字印刷,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传播方式,有不同的教学和组织形式。有人把印刷技术和信息技术统统称为支持人类表达交流和沟通的技术,对不对?对的。人类教育实践的确是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面变化的,通过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教育进行解构,解构以后要干吗呢?其实我们要对全新技术下的教育流程进行重构。这是我们今天教育改革、变革的核心任务。这样的核心任务只有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才会横亘在我们面前。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为什么我们今天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被称为互联网预言大师的凯文?凯利在20多年前写的一本书叫《失控》。这本书里所预言的事情,今天很多都发生了。当时他预测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应用会带来人类的很多失控,我们现在不是失控了?实体商店关门了,互联网网购大量发生了。去饭店吃饭现在被每天送快餐的外卖替代了,支付宝替代了很多银行业务……他预言了虚拟现实、云计算,预言了网络社区,我们今天使用的微信其实就是在网络社区里面,微信朋友圈也是网络社区。他预言了大众智慧,预言了迭代,都是20年前《失控》这本书提出来的。最近我看凯文?凯利又做了预言,我举几个预言,看看和我们教育技术有没有关系?

第一个,他说:“所有的东西都在不断地升级”。我们的教育装备要不要升级?当然要升级。我们还是去采购、供应传统的经典的物理、化学、小学科学的实验设备行不行?肯定不行。凯文?凯利举了一个例子,原来我们要编写《百科全书》,现在维基百科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没有到哪一天维基百科完整地出版了,它一直在改变,一直在被创作之中。在物理实验中,当传感器广泛使用后,它能够替代人的各种器官去发现,去触摸。在信息技术介入以后,人类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人的学习从接受到探索都取得了突破。因此,我们传统的物理、化学实验,其实在传感器广泛应用的时候,以及当计算机介入以后,就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趋势。

另一个趋势,凯文?凯利提到叫屏读,未来是从读纸质书走向屏读。读纸质书是我作为主体,我去读书。屏读不仅仅如此,首先任何一种平面都可以成为屏读界面,今天的教室里,原来只有一块黑板,也许将来我们周围都会是黑板。关键还不在于此,关键在于屏幕将关注你的眼球,对你进行注意力跟踪,对你进行情绪跟踪。然后分析、改进教育,这不是大数据吗?因此屏读本身,并不能是说人是主动者。这个屏幕本身也会经过智能化分析、收集人的学习的数据,然后去调节教育、教学的过程。因此当读纸质书变成了屏读,数据分析就成为一种可能。

我感觉到这几个预言也许不久会实现。他的预言里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个,就是技术的用途是用出来的。我分管装备的时候,人家拿了装备来,我总问人家:“你设计这个装备派什么用处?”现在我发现我这样简单的提问,好像也有问题。因为有很多发明当它诞生的时候,并不能完全发现对人类的意义。当然技术发明是从实际生活的需要开始的,但是当它解决了生活的实际需要时,有没有可能这种发明还能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面应用呢?

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他当时不知道可以干什么用,就是单纯把声音留下来。后来人们把留声机技术拿到教堂里,让唱诗班的歌、长者的遗言能够留存下来。后来留声机就被广泛应用了,再后来留声机就变成录音技术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能够改变生活的文化生态,因此,我们不能要排斥新的技术,不要用传统的需求来简单地判断新技术的价值,我指的是研究装备的同志、试用装备的同志,不是采购的同志,要通过使用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使用、调试、优化,让技术更完美。当然这个事情还有企业帮我们去做。

第三个观点,今天我们要特别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2015年,有人称之为智能机器人元年。凯文?凯利提出:“2030年人类成为混合机器人进化的新阶段。”因此他提出一个趋势,人工与智能合作的表现将决定你的薪酬。任何行业是最聪明的人加上机器人,因为重复劳动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乐趣的事情让机器去做。人做什么?做有创造力的事情。因此,2030年,社会可能是人类和机器人共同混合起来去承担我们今天的大部分工作岗位的任务,我们将进入一个人工智能进化的新阶段。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未来课堂 未来学习”。未来的几年里,对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有人做了预言,“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过去30年里已经给世界造成的改变。”我觉得我们要关注这句话,我们在过去30年冲击的浪潮中间,还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这种冲击波还在延续,还在辐射,但是我们又将面临新的冲击。我们无法抱怨,我们也来不及抱怨,唯有奋身投入技术迅猛发展的教育变革和社会变革,我们才能引领时代。因此,我们今天讨论未来的课堂,未来的教育,我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技术与装备的引领作用,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大家的讨论和重视。

本文根据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在第二届上海国际教育装备论坛现场致辞整理,内容未经本人审定。标题为小编所起)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装备论坛丨尹后庆:技术迅猛发展,唯有投身变革,才能引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