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育(16)孩子的感知认知、学习能力, 家长该这样训练
综合自上海新闻广播,新闻晨报(杨虹 吴婉莹 冯书颖)
0-3岁的孩子是不是解决好吃饱睡好等生理层面,就万事大吉了?
答案是否定的。除了生理健康发展,这个时候的孩子也有认知学习等能力。
而父母在发展0-3岁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宝宝的认知、学习等能力上能做些什么呢?
为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系左志宏副教授在“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第十六讲中,为迷茫的家长指点了迷津!
依照孩子发育规律
选择适当的刺激物体
一个多月大的婴儿,大多数的父母常常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刺激孩子的听觉,“爸妈都不认识,这个时期给孩子看图片有用吗?”
左志宏认为,刚出生的宝宝视觉发育尽管很不完全,这与孩子在子宫中看到的区域非常有限相关。出生后,逐渐接受外部的刺激,视觉继续发展,在这个时期,虽然孩子高度近视,但已经能够看到外界的事物, 所以家长应尽可能提供给孩子大一些、其感兴趣的视觉刺激物
“刚出生到一个半月的孩子对
黑白图画和人脸
左志宏建议,家长可以把自己的照片打印成黑白色,让孩子来看,但不能打印得太细小,否则在宝宝的视觉里只有灰色,最好打印成国际象棋棋盘图,孩子看过去就是黑白分明的图案。
孩子出生时
外界食物中的营养+感官刺激=神经网络的密集
因此,
看图有利于刺激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一个半月后
黑白图片?彩色图片?绘本
绘本的图片要大、主题要鲜明、内容不要太复杂,能让孩子在短时间读完。
绘本=视觉刺激+听觉刺激
语言输入
帮助孩子奠定后期发展
莫忽视辅助孩子语言发展
家长伴读可输入高质量语言
有些妈妈在给孩子喂奶时,会反复给孩子念唐诗和儿歌,结果惊喜地发现小朋友不到20个月时就能说出句子了。
0-1岁是孩子语言准备期,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左志宏说,这个案例中的妈妈很好地抓住了孩子语言发展关键期,在孩子0-1岁时给他丰富的语言储备,等到孩子1岁半左右会说话了,一开口就是句子,而且可以很快地将一整首古诗念出来。
因为爸爸妈妈在向孩子输入语言的时候,孩子已经在进行储备了,只是当时语言器官尚未成熟,所以说不出来;一旦成熟,就能流利地说出来。
0-3岁孩子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每一步的发育都在学习,比如抬头、爬,站立都是学习的过程。
左志宏建议家长,在语言的发展上可以
有意识辅助去锻炼。
语言的发展中,孩子自身就具备潜能,但如果家长辅助得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和孩子说话要注重语言输入质量
。她举例,如果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烟花表演,有的家长就可能反复只说那么几句话
:
“
宝宝,看,好看吗?”“又放了一个,这个好看吗?”
反反复复就是这样一句话,语言表达太简单。同样是看烟花,如果家长能用更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如
:
“宝宝你看,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开,五颜六色,有的像流星,有的像菊花,还有的像仙女散花,一朵朵小花从天而降。看,这个场面多美啊。”
这样的表达,孩子所接受的语言储备质量与第一个就完全不同,他吸收到了各种词语。家长的输入非常关键。“
前期家长有质量的语言输入决定了孩子后期语言的发展。
”
那么,怎样向孩子输入高质量的语言呢?
左志宏建议读绘本。
绘本的语言规范、生活化的内容令孩子们喜闻乐见。家长可以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间和孩子共读绘本,在0-3岁期间开展早期阅读。 家长不需要根据书上的图画自己编故事, 只需将书上的内容读给孩子,语速要慢
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只是玩玩游戏,会比不上那些“抢跑”的孩子。于是就在周末带着孩子到处去“补课”。不仅孩子累,家长也累。对于这样的现象,左志宏说大可不必。
在她看来,
游戏就是最适合这个时期孩子的“学习”方式
。在玩中学,也更符合这个时期孩子的需求。“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都发展得很快。但是像玩萝卜蹲、记名字等游戏就可以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
此外,在游戏中还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如果是以玩的形式,孩子会对数学产生兴趣,这对其今后数学思想习惯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
”最重要的是,游戏更好玩、重复率也更高。孩子在重复玩耍的过程中,就能不知不觉地锻炼到各方面的能力。
相关链接
为引导广大0-3岁婴幼儿家庭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由上海市教委等单位指导,上海多家新闻媒体、相关专业机构联合打造的“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科学育儿巡讲活动12月26日启动,活动邀请本市教育、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每个区组织一场宣讲活动,就家长们普遍关心的养育问题答疑解惑,各自从专业的角度,普及和宣传科学育儿的方法和内容。
此次“幼有所育——十六区十六讲”活动,将在上海新闻广播《教子有方》节目播出,并在各相关媒体继续有关话题的讨论,希望为本市广大0-3岁婴幼儿家长减缓焦虑的育儿心情,帮助广大家长“教子有方”。
?幼有所育①科学育儿, 十六区十六讲今天启动! 专家教你3招, 让孩子自觉远离屏幕
?幼有所育② "抓早""抓小"并不等于"赢在起跑线上"!
?幼有所育③专家: 切莫忽视孩子心理发育, 谨防焦虑传染
?幼有所育④育儿不可“盲信”公众号文章,高质量的陪伴最重要!
?幼有所育⑤孩子不听话,跟你对着干,怎么破?
?幼有所育⑥"抢跑""抢学"可能影响孩子语言发展
?
幼有所育⑦ 家中的这些安全"盲区", 爸妈务必注意!
?
幼有所育⑧"爱"是多少度?为什么说爸爸责任大? 来找答案→
?幼有所育⑨老大傻老二精科学吗? "二孩"这样带才不费力!
?幼有所育(10)家也是游乐园!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幼有所育(11)陈默: 隔代育儿应有边界,父亲角色不可替代
?幼有所育(12) 读懂这些"行为", 你才真的认识孩子!
?幼有所育(13)什么是儿童"孤独症样"? 如何早期发现和干预
?幼有所育(14)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父母必须做到这几点!
?
幼有所育(15)育儿观传统PK现代: 允许"试错"别怕孩子走"弯"路
- 春节提醒,孩子咳嗽别给吃这种药!
- 过年了,有益健康的零食都在这里!打包送给孩子吃!
- 农村再要一个孩子的热情不高,普遍都不想要了,农民是这样想的!
- 如何通过八字,看孩子将来是不是有出息
- 孩子最该吃的10种补脑食物,多吃智商高
- 心理测试:你最喜欢哪一双婚鞋,测你内心是否像一个孩子
- 夫妻一人有这生肖,生下来的孩子“不得了”,长大后定是栋梁之才
- 命如金饽饽的4大生肖女,越来越有福,老公赚钱多,孩子出息大!
- 画画能力超强的三大星座孩子,典型的文艺少年!
- 赴美代孕:从加州抱回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