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米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手机市场来说 , 2021年的国内市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 高通次旗舰芯片的出众表现让国产手机品牌在旗舰手机外收获了更大的机会 , 推广多年的5G硬件也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 成功刺激了国内手机的销量 。 前段时间调研机构赛诺公布了10月份国内手机销量排行榜 , 那么在如火如荼的国产手机市场里 , 又有哪些品牌的表现让我们眼前一亮呢?
苹果拿下最大市场首先毫不意外地 , 苹果又一次拿下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销量排行榜的榜首桂冠 , 凭借650万台的销量位列榜首 。 要知道去年同期iPhone在大陆的销量仅有250万台 , 即使是2021年9月 , 销量也仅有370万 。 从155%的同比增长中不难看出 , 2021年的新iPhone , 成功扭转了iPhone在国内的市场地位 , 同时也为苹果贡献了极为亮眼的成绩 。
之所以说今年新iPhone扭转了苹果过去多年的市场表现 , 这与近几年苹果日渐薄弱的产品竞争力有关系 。 自iPhone XS/XS Max系列在手机创新领域“交白卷”以来 , iPhone在国内手机市场中的统治地位就已经受到动摇 。 一般来说 , iPhone的市场竞争力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 但过晚进入5G市场让苹果错失了国内5G手机市场的第一波换机热潮 。 尽管当时5G在消费者一端的使用场景还不明确 , 但在其他手机品牌的5G宣传攻势下 , 信号本来就不算太好的iPhone还没发布 , 产品竞争力就已经落后于国内同行 。
光是5G时代落后于国产品牌就已经动摇了iPhone的产品竞争力 , 而苹果在高刷新屏幕时代几乎如出一辙的技术路线更是又一次让苹果落后于时代 。 2020年是国内手机品牌全面拥抱高刷新屏幕的一年 。 不同于只能用来测网速的5G网络 , 高刷屏对用户体验有着实实在在地提升 , 这也是用户最容易察觉到的技术升级之一 。 但可惜的是 , 高刷新屏幕对当时的苹果来说 , 还是专属于iPad Pro的特殊卖点 , 轮不到还在啃老本的iPhone 。
而过去几年iOS的体验升级更是可以用“原地踏步”来形容 。 在国内手机操作系统全面提升隐私、性能、本地化的同时 , 近几年iOS唯一拿得出手的体验升级 , 似乎只剩下隐私防护和深色模式 。 一边是越来越封闭、越来越“微操”的iOS , 另一边却是日渐开放、蒸蒸日上的国产手机系统 。 过去几年的苹果可以说在自己曾经最擅长的领域被一众国产品牌超车 , 这也为今年10月iPhone销量的剧增打下了基础 。
尽管iOS 15的表现依旧不尽如人意 , 但至少在硬件方面 , iPhone 13 Pro系列又一次回到了手机的第一梯队 。 上有最新旗舰iPhone 13 , 下有降价之后的“性价比手机”iPhone 12系列 , “新带老”的组合又一次拯救了苹果的销量 。
不过话又说回来 , 尽管苹果软硬件竞争力都原地踏步 , 但在过去几年内 , 苹果依旧依旧靠着强大的用户粘性维持着自己的用户基数 。 不同于其他国产手机品牌 , 苹果自iOS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 将用户数字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 离开苹果生态意味着用户需要与过去的应用、数据、音乐和使用习惯脱钩 , 这也让用户“不得不”继续忍受iPhone 。
OPPO成为国产冠军除了苹果之外 , OPPO的出色表现也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 2021年10月 , OPPO(不包括realme真我)在中国手机市场中拿到了430万台的销售成绩 , 较9月份的460万台、去年同期的440万台相比稍有下滑 。
从产品线的角度看 , 不同于苹果 , OPPO之所以能有如此稳定的市场表现 , 这和OPPO完整的市场结构、产品矩阵密不可分 。 不同于专注5000元以上市场的苹果 , OPPO在用Find X系列冲击高端市场的同时 , 也不忘用Reno等机型巩固已经拿下的终端市场和线下手机市场 。
除此之外 , OPPO也是为数不多会同时在线下、传统媒体渠道和新媒体渠道多端同时推广自己新产品的手机品牌 。 这样的宣传方式不仅提高了Find系列等高端产品的曝光量 , 同时也借助高端产品的影响力带动中端产品的销售 , 强化消费者对OPPO的品牌认知 。
尽管OPPO拿下了10月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亚军的位置 , 但需要我们留意的是 , OPPO也有自己必须面对的挑战——“用户忠诚度” 。
未来还要再一次洗牌所谓的用户忠诚度 ,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用户下一台手机还愿意买相同品牌”的占比 。 品牌原有的用户再多 , 也不等于他们都会去支持自己的高端旗舰机 , 这与品牌的基因有一定关系 。 搜索某某品牌高端机等关键词 , 出来的答案多是品牌形象、品牌认可度和品牌受众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c/1202b23552021.html
标题:米家|安卓厂商想反攻iPhone?机会在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