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港元 募资
文章插图
淘宝的商品推荐页—向右滑动
还原我作为用户使用这个功能的心路历程:
当我沉浸在查看这个T恤,想知道更多细节的时候,根本不会注意到底有几张图片,也不知道自己滑到了第几张,所以会一直向右滑动,尽管图二有一个小小的提示“滑动查看更多宝贝”,但我并没有注意到,所以,出来图三的商品推荐的时候,我是一脸懵逼的……
———当事人十二
至少我在这个细分场景下对此并没有预期。那么淘宝为什么要做这种设计呢?
在最后一页继续向右滑动的用户可能有两种,第一是像我一样对这个商品很感兴趣,非常认真的在查看详情所以没注意滑动到了最后,第二种是看完了详情觉得非常一般并没有看上这件商品的人。虽然理论上,向右滑动应该查看更多这个商品的图片,但这个商品它就五张图,能咋办?
如果继续向右滑动进入商品详情页面的话,那就和下滑的逻辑冲突了,右滑和下滑都是一个结果,这个交互也很诡异。
那老老实实告诉用户右滑没有更多了,不返回结果也是ok的。
但之所以做了这么一个设计,其实某种程度上算是夹带私货。传递的信息是“虽然我没有更多这个商品的信息了,但是我还有很多其他商品,客官都可以随便看看。”
还原到实际线下买东西也是有类似场景的。
就好像你站在一个卖围巾帽子的饰品店,问她你喜欢的这个帽子有没有粉红色,但这个帽子就俩颜色,白色和蓝色。所以卖家看帽子可能没戏了,会再跟你推荐一下他们家的围巾,说这个围巾卖的也很不错,也很多人喜欢的。
如果你只钟意帽子,那就摆摆手说不用了,如果你觉得那围巾看起来也还行,那也可以接着逛逛。
淘宝的更多推荐其实也是同理。
虽然我觉得这个设计,有一丢丢伤害用户,伤害我这类完全没有预期会跳到更多推荐页面的用户,但好处是能承载另一波用户的更多需求,也增加了产品的曝光率。
回过头来,对于我这类用户,也有容错设计,我发现继续右滑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就立刻左滑返回了。
这个设计怎么说呢,为了不被骂,又为了业务KPI,不得不这么做。那一定要在夹带私货的时候保留容错性,让懵逼的用户能快速退回去,虽然他们还是会骂骂咧咧,但影响稍小一丢丢。
反观朋友圈的商品就丝毫没有曝光量不足的风险,因此也不需要类似的设计。你看朋友圈页面某个朋友发的照片的时候,如果他只发了两张,那你滑到第二张之后继续右滑是不可能跳到下一个朋友的图片消息的,无法继续右滑告诉你这个商品消费完了,没有更多图片了,该退出去批阅其他朋友圈文案了。
今天的推送就是这些啦,简单聊了聊产品的一致性和易用性的关联,其实它就是个伪命题,从来都没有是否一致,只有用户需求,这俩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专栏作家#李涛,微信公众号:柠檬two,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新人产品经理,专注于产品求职分享和社交/社区赛道产品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c/112EL2062021.html
标题:t产品价值观:逻辑的一致性与产品的易用性(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