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t产品价值观:逻辑的一致性与产品的易用性(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港元 募资


t产品价值观:逻辑的一致性与产品的易用性
文章插图
(美团app买菜页面截图)
但实际上,真正的用户使用的场景是:
如果我有明确的购买内容,根本不会花时间在这里瞎扒拉分类tab,找到自己要的东西下单就走了
如果没有明确的购买内容,本来就是当逛超市一样随便看看的话,看到“网红打卡地”这么一个不知所云的tab,反而会好奇点进去看看,网红打卡什么食物呢?是不是有我需要的呢?
如果用户想买牛奶是为了配着面包当早餐吃的话,“乳品烘焙”就是典型符合用户诉求的场景,既有牛奶又有面包,而如果用户只是为了增强营养,购买日常饮用的牛奶的话,“美团奶站”里有各种鲜奶,看起来官方挂名,也非常的靠谱。并且,两个tab看起来都有牛奶的亚子,而且确实也都可以找到想要的牛奶,选哪个都一样。
所以,逻辑的不互斥,分类的不够明确,根本不构成问题。
真正有问题的是,用户点进去“乳品烘焙”却只有面包没有乳品,要在“美团奶站”才能找到乳品。那尽管分类是互斥了,但是用户也骂骂咧咧了,“什么弱智设计,乳品烘焙没有乳品,想买个牛奶都找不到”。
再比如,使用闹钟和计时器的两个场景,用户也丝毫不关注逻辑是否一致。
闹钟也好,计时器也好,当烦人的提示音响起的时候,我们只想关掉它。虽然闹钟的本质也是计时器,但由于使用闹钟的时候大多为睡觉的场景,在意识没清醒的时候我们很可能模模糊糊误触到交互最明显的黄色按钮。
所以闹钟区别于计时器,将停止按钮放在了没那么显眼的位置,是为了减少用户的误触导致闹钟停掉,从而引发睡过头的风险。
用户选择用闹钟功能不是因为它这个地方交互和其他计时器一样或者不一样而用的爽,核心目的是为了不错过时间不迟到。
而产品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从用户需求出发,这个地方的交互设计就需要让停止按钮不那么明显。
t产品价值观:逻辑的一致性与产品的易用性
文章插图
回到我们开始对产品一致性的判断,产品一致性分为对内和对外的重要性,对外的价值大过于对内,而且我觉得是远大于对内价值。
尽管分类互斥,逻辑统一的话,产品处理会很简单,但这违背了产品设计的初衷,一致性从来不是理由,满足用户需求才是。我们想实现的内在逻辑的一致和用户的理解是否一致,不能为了一致而一致。
所以,只要是用户需要,哪怕是内在逻辑复杂,无论是否和之前的模块保持一致,都需要保障满足用户需求。
更何况,我们更复杂一点就能换来千万用户更简单便捷的操作,更顺心顺意的解决问题,天底下还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吗?
三、什么情况会有不一致的设计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内部逻辑大概率是高度统一的,这样用户也不用费心记住每个页面的通关密码,比如这个页面左滑返回,那个页面右滑返回,估计用户早疯了。
但是有那么几种情况,会出现和产品中其他模块或者说同类型的其他产品不一致的设计,有这么几种情况:

  • 有一种不一致,是用户需要它不一致;
  • 还有一种不一致,是我们想通过不一致去告诉用户提醒异常;
  • 还有一种不一致,是夹带私货的那种不一致。
第一种就是刚刚举例的计时器和闹钟的例子,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诉求,这天然决定了这个地方产品设计的不一致,用户需求一定是第一位的。
第二种不一致,其实是产品故意的,通过不一致的设计告诉你这个功能和其他功能是不一样的,很关键。
比如说微信转账的二次提示,大多数情况下付钱的时候可能点击付款,然后扫脸支付就付款成功了。但当你和其他人进行大额转账的时候,会二次弹窗让你确认对方身份。
如果交互一致用户固然用的非常习惯,非常舒服,一把就转账转过去了。
但在可能有风险的行为中增加二次提示,通过阻断弹窗让你感知到异常,从而从习惯性行为中脱离,二次确认你是不小心的误触还是的确要进行这类行为,虽然用户会有点不爽,但这样能够避免更大的风险发生。
不过目前难点在于我们无法区分这是一次正常的点击行为还是可能异常的行为,也无法拆分不同的群体,很有可能为了减少少数人转账错误的巨大风险,而影响到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
第三类不一致就比较有意思了,属于夹带私货。比如说淘宝,当你查看商品图片的时候,可以通过右滑查看更多图片,当你查看完最后一张图片继续右滑的时候,就会看到更多推荐。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c/112EL2062021.html

标题:t产品价值观:逻辑的一致性与产品的易用性( 二 )


上一篇:全真互联网|全真互联网的标志是什么?轻量级vr眼镜通用或是答案

下一篇:快手|李佳琦欧莱雅交恶背后,是淘宝直播的「端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