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胜率|老板无法无处不在,于是创造了产品经理(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分析竞争,是需要往上抬一抬头,做更高层次的分析,是需要用老板脑子思考来思考。
胜率|老板无法无处不在,于是创造了产品经理
文章插图
落地优势,是需要往下走一走路,拉通上下左右相关人员的认知,贯彻并保证决定执行到位,是需要用执行层的脑子来思考。
如果做不到用老板脑来工作,只能发挥自己的执行脑,久而久之,你的能力会被禁锢和局限,不光自己看不到提升,公司也无法感知到你的价值,只能给到和执行岗匹配的薪酬。
所以产品经理要往上发展,一定要多发展多展示自己的老板脑。每一个老板,都会欢迎员工主动思考公司发展。这对于其他岗位来说是可选题,对于产品来说,就是必选题,现在不选,未来将会被动选择失业。
与其他岗位天然不同,是产品本身就赋予为企业“谏言”的权力,所以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企业创新和创造,从管理者的角度为企业解决问题。这是职业更有价值的部分,也是更有成就感的部分。
企业经营中,老板一般负责三件事,包括找人、找事和找钱。而产品经理日常思考的找事、找钱,几乎干了2/3个老板的事情,不然为何说产品经理是ceo的培训营呢。
三、产品经理还有必要存在么?再回来说大家为啥都开始用”产品思维”,是因为每个人都在用老板的脑子来武装自己。群体的内卷,不再是同一个职位的比较,而是每个人都在员工这一身份上比拼,都想解决老板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来发展成人人都是老板脑,产品经理还有必要存在么?
答案是:有的。
因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
讲一个“画线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发展得如火如荼。一天,生产线上的重要机器莫名停工,导致整个车间都不能运转。公司调来大批检修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察看,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这时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助,大家一听有理,急忙派专人把斯坦门茨请来。
斯坦门茨仔细检查了电机,然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对工作人员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照办了,令人惊异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产立刻恢复了!
福特公司经理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不多,只需要1万美元。”1万美元?就只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当时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号就是“月薪5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待遇,以至于全美国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这5美元月薪从各地纷纷涌来。
1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斯坦门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转身开了个清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福特公司经理看了之后,不仅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这就是专业的力量。
大家都做的事情,一定有好坏之分。因为大量的供给涌入一定也随之伴随着良莠不齐。
那时候成为更精更专业的那个,就是傲视群雄的存在。
投资领域有胜率和赔率的说法。
去思考同一个事情,做同一个决定,一定有胜有败,有赚多或者赔多。
而产品经理应该去提升自己的胜率和赔率,应该在经过专业的职业训练后,将这部分能力提升至和常人拉开差距的水平,这代表你真的拥有了职业的产品经理能力,也代表可以和老板真正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沟通。
关于胜率和赔率,这里举个例子。
现在你是老板,有两个产品经理,需求情况如下,你会认为哪个人更加优秀?

  • 小A:做了10个需求,5个需求反响不错,5个需求反响一般。
  • 小B:做了10个需求,2个需求反响不错,3个需求反响一般,5个需求反响糟糕。
结果清晰:小A胜率50%,小B胜率30%,小A>小B。
如果再增加需求质量的要求呢?
前提:以带来付费用户为目标,抛开成本的考虑。
  • 小A:做了10个需求,5个需求反响不错,5个需求反响一般,反响不错的需求带来了100个付费用户。
  • 小B:做了10个需求,2个需求反响不错,3个需求反响一般,5个需求反响糟糕,反响不错的需求带来了1000个付费用户。
此时:小B的产出对公司价值更大,小B胜出。
这里还要谈一个误区,我们经常会关心这个需求成本多少,性价比是否足够高。
但是老板真的很在意成本么?
老板只会在结果没有胜算的时候在意成本,因为此时的成本是打水漂式的花销,是无意义的消费;而结果有极大的概率成功,那么成本就是带来收入路上的必须支出,是带着希望的投资。指向的结果不同,我们对于成本的定义就不同,成本支出的心理价位就不一样。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c/1125a51492021.html

标题:胜率|老板无法无处不在,于是创造了产品经理( 二 )


上一篇: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即将上市,行业比拼或将步入新阶段

下一篇:山石网科|山石网科加快布局数据安全,推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和综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