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交通运输部 航运 智能航运
近年来,美妆新消费赛道的火热已经不用多说,除了以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为代表的头部美妆企业之外,大量中小初创企业亦在快速崛起,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长期来看,品牌高端化显然是众多美妆企业走向全球舞台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的重要方向,但若追溯本源,品牌高端化的背后都需要一整套产品科技研发体系的支撑,也就是说,品牌高端化的本质,实际上依旧是科研能力的比拼。
在流量战争结束之后,跑马圈地的市场红利开始退潮,中国美妆品牌下一个战场或将逐渐转入到产品科技、基础研发的PK之中。相比于流量战争是一场零和的“有限游戏”,科技的竞赛更像是一场整合的“无限游戏”,而其中逸仙电商的表现,依旧是一个典型的美妆行业观察样本。
11月5日,逸仙电商首次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进博会中,逸仙电商参展的品牌为Galenic法国科兰黎和EVE LOM,均为国际高端美妆品牌。前者原为欧洲头部皮肤医学及护理集团——法国Pierre Fabre旗下高端美妆品牌,逸仙2020年11月1日收购其多数股权,并与Pierre Fabre共同研发生产其全线产品;后者则是英国高端天然SPA级护肤品牌,专研天然植萃成分科技,其经典洁颜霜曾获天猫金妆奖、“时尚芭莎”美容盒大奖等多个奖项,被用户称为“卸妆膏里的爱马仕”,逸仙电商于2021年3月收购EVE LOM。
文章插图
在6日的进博会现场,逸仙电商还与上海瑞金医院、科丝美诗、莹特丽三家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及上下游合作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未来将在破解美妆科研难题方面持续开展深度合作。其中,上海瑞金医院与逸仙电商共同组建医学护肤联合实验室,双方将以医学护肤临床研究和产学研领域为主开展转化和研究合作,铺垫未来五年的发展。瑞金医院的郑捷教授表示未来双方将重点围绕医学护肤临床研究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增强肌肤健康的产品。
文章插图
“边界拓展的同时,我们深知必须打造坚实的产品研发技术‘护城河’,以研发赋能品类创新,以品类创新促进研发突破。只有过硬的产品实力和更多的科技美妆成果落地,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对美的期待。” 逸仙电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锦峰现场表示。
科技是美妆行业的底层逻辑市场中不少人认为美妆行业的逻辑在于营销和渠道的开拓,但实际上,营销的差异化根植于产品的差异化,而产品的差异化本质上来自于底层科研技术的差异。
如果我们回顾当下头部美妆品牌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头部美妆品牌的旗舰产品,从主推功效到主打独家的成分作为产品力的支撑,例如SK-II的Pitera专利成分、LA MER的海藻神奇活性精粹等,是目前用户认知及产品定位差异所在。我们进一步推演未来,消费者或会进一步升级,追究产品和成分的个中原理,而美妆行业的科技化将会是行业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
对于中国新兴美妆品牌而言,前两年恰逢碰上种草营销、短视频等流量红利的风口,出现了不少现象级的“网红品牌”。但随着全网流量成本的上升、人口红利的消退,中国美妆品牌如果无法在技术能力、产品研发上发力形成竞争优势,就只能在同质化的红海市场中竞争,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价格战。
另一个变化出现在消费者端,在经历了长期的消费者认知教育后,美妆消费者整体正在从“小白型用户”转变为“专家型用户”,更加看重各大品牌的产品技术能力,近年来所谓“成分党”的崛起,便体现了用户对原料、技术等美妆硬科技的青睐。
对于逸仙电商而言,前期不少人对逸仙电商的印象更多来自于营销层面的创新,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逸仙电商近年来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的积累,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或许才是未来逸仙电商的最大行业竞争力和品牌护城河。
机构强结合,美妆研发“弯道超车”研发投入不足在过去数年中常常成为市场对逸仙电商发展的质疑点,但实际上,根据逸仙电商财报显示,在2021年第二季度,逸仙电商的研发投入费用约为3520万元,占比总营收总额的2.3%以上。
通过梳理世界美妆龙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不难看出,该项数据主要集中在1.5%-2.9%之间。从营收占比来看,逸仙电商的研发投入也已经跻身国货品牌的第一梯队,并向国际美妆巨头看齐。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逸仙电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4项专利,其中包括37项发明专利(部分正在转让过程中)。
稿源:(36氪新媒体)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295J0R021.html
标题:电商|后流量时代,逸仙电商凭研发实力破局科技美妆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