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致爱唠叨的家长:每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位懂得闭嘴的妈妈
好像天底下所有的老母亲都自带着一种技能那就是“话痨”。
自从当了妈妈就开始不停地担心不停地唠叨原因只有一个保护好孩子让孩子学业有成健康成长。
这种唠叨常常不那么好听
“快点吃别磨蹭”“让你别赖床这下迟到了吧”“说你你还不爱听快点写能墨迹到这么晚吗”......
最终孩子拖延了、厌学了、懒散了妈妈唠叨的内容都一一实现了。而这就是我这几年的亲身经历。
文章插图
01、把拖拉当成习惯的孩子该怎么教
从儿子上学开始学习问题就成了老大难如今都上三年级了状态一点都没有改善。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很多知识点没掌握一知半解的也毫不在意等到晚上终于坐下开始写作业了也不专心写一根笔就能让他玩半天。
遇到难题还没等我启发他思考一下仰着脸就说“我不会”字写得难看潦草被老师惩罚重写也是常有的事。
不管作业量多少几乎每天都要写作业到晚上10点多。
辅导功课真是中年老母亲的一场心性试炼。
文章插图
我反复提醒自己“亲生的亲生的”要温柔要耐心......但坚持不了多久就被儿子气的一通“河东狮吼”。
不夸张地说我感觉自己喉咙都要吼出来了。
周五晚上我跟儿子约定好搞快点只要今晚把语文和数学作业写完周末就带他到牧场露营、看他心心念念的羊驼。
儿子一脸兴奋地满口答应拿起书包就回了房间。我心里一阵轻松想着这下该积极完成作业了。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等我忙完家务进去一看日记才写了一句话
按照这个速度今晚又是妥妥地写到半夜了。
我脾气一下就上来了问儿子“你到底要墨迹到什么时候作业是给我写的就冲你这个磨洋工的劲儿我告诉你明天活动取消”
儿子开始崩溃大哭反复哀求我都被我严词拒绝了。第二天我真的说到做到没有带他出去玩而是让他在屋里补作业。
晚上儿子睡着后我帮他整理作业发现本子上写满了“我恨妈妈讨厌死了”好几处因为写得太过用力把纸都划破了。
就好像一盆冷水兜头浇过来我心都凉了。辛辛苦苦辅导功课、陪写作业孩子不仅一点不领情反而心里都是怨恨
文章插图
02、家长越上心孩子越不会关心警惕孩子“习得性无助”
也是在自我成长之后我才明白
孩子之所以抗拒学习、拖延写作业是因为孩子就没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
家长包办的学习环节越多督促得越频繁孩子的抗拒心理越严重越觉得家长在意的事跟自己无关
虽然发心是好的但是家长的提醒往往采用命令式的语言孩子在接收到指令的那一刻本能反应已经开始排斥了。
我一直沉浸在自我感动的情境里虽然每天与儿子交流的频率很高但输出的都是负面的信息而指责式的关心本质上是让孩子内疚的“道德绑架”。
结果呢我越关心越唠叨儿子就越排斥越无感。
文章插图
不是儿子不爱学习而是我一直以来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所以我不想看到的结果就会一直发生。
想要扭转孩子这种“把学习当成父母的事”的心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1、改变“发号施令”的态度
孩子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一部分原因在于学习和做作业的过程需要动脑是一件费力费心的苦差事。
【 自律|致爱唠叨的家长:每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位懂得闭嘴的妈妈】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家长在督促孩子学习时往往很快就消耗光了耐心开始用命令的态度与孩子进行对话。
“赶紧写墨迹什么”
“长脑子是干什么用的就知道问问问是你上课还是我上课了”
当家长用类似的语言对孩子说话时他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有人在命令、控制我。这种情况下人的大脑首先做出的反应是“拒绝”而不是“执行”。
文章插图
所以每一次我们催促孩子学习时他的内心都在消极抵抗。这也难怪很多孩子学习时特别被动根本没当自己的事。
当一个人发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尽量把语气由命令改为商讨
把''别墨迹赶紧去写作业”换成“休息一会儿吧接下来该做什么”
- 父母|孩子不自律,父母用对方法很关键
- 宝妈|妈妈在这3件事上越能“忍”,养出的孩子越自律,长大更容易成功
- 魏老师|父母要孩子喜欢自己,就别在他们耳边“瞎唠叨”
- 孩子|每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不管事”的妈
- 孩子|如何养出自律、独立的孩子?父母要牢记“三不惯两不管”
- 自律性|长大后能在社会“闯得开”的孩子,大多有这3种特征,跟成绩无关
- 监督|自律不是规律——想要自律,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 孩子们|想要让孩子们变得自律,父母一定要做到这几点呢?
- 荀子|心肝宝贝奖门人:中年人的自律,就是这3件小事
- 自律性|自律孩子多强大?专家:是成功者的标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