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刘邦的成功和张廷玉的教训,告诫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虚荣之心很可能给我们在人脉的积累方面形成极大的困扰。有些人,往往不喜欢称赞别人,却不能忍受别人对他们的一点点不尊敬,至少对那些不认同自己的人,有一种不友好情绪。这样的人是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功的。马克西姆曾经说过,人们想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一是颂扬,二是亲爱。人要想取得成功,要把颂扬抛开,让别人对你亲爱。因为一经颂扬就有人嫉妒,随谁嫉妒而来的就是别人的仇恨。等我们拥有了足够的能力,自然就会团结起更多的伙伴,然而虚荣会破坏我们与他人的团结。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戒掉这一陋习,不在爱慕虚荣,让你成功逆袭。
张廷玉|刘邦的成功和张廷玉的教训,告诫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章插图
刘邦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君主,其丰功伟业,前无古人,以布衣而成天子,的确是自刘邦而始。但他却谦虚地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些言语本身就说明刘邦拥有极其强大的内心世界,而最终他的身边能够积累如此之多的人才也与他不要虚名,只要实际有关,我们对自己的评价越高,自视越重,我们的分母就会越大,相应的我们的分数就会越小。一般人都是这样,就算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者,也要随时谨慎一点,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不然一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张廷玉|刘邦的成功和张廷玉的教训,告诫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章插图
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当了四十年宰相,富贵尊荣无与伦比。他的人生哲学却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就是少说就少错。而一旦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看得过高,就会面临灭顶之灾。雍正时期,雍正皇帝认为张廷玉兢兢业业几十年,功劳苦劳都没得说,就答应在张廷玉死后可以配享太庙,还违反了“无军工不封爵”的祖制给了他伯爵的爵位。
张廷玉|刘邦的成功和张廷玉的教训,告诫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章插图
后来张廷玉老了,怕自己老年之时犯什么错误,一再的向乾隆皇帝请辞。可乾隆皇帝却希望张廷玉留在朝中,给臣子们做一个全始全终的楷模。因而最后这俩人弄翻了。张廷玉见乾隆不肯答应自己的请求,就再三要求。他认为自己是三朝元老,功在社稷,是看着皇帝长大的帝王之师。可谁知最终还是触怒了乾隆,他不但被剥夺了伯爵的头衔,还被查封了家产。后来,幸亏众多大臣的保奏,他才得以免罪!
张廷玉|刘邦的成功和张廷玉的教训,告诫我们这一点非常重要
文章插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中爱慕虚荣、虚名,自视过高,绝不是什么好的习惯,所以我们不要一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指责或侮辱就立刻摆出被触怒的样子,这只能让别人觉得我们没有气量。在别人指责我们时,我们应该做的是去判断对方的指责,是否真有道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更好的面对指责的心理状态,如果指责是有道理的,我们就应该勇敢的接受,进而努力的改正哪些不足!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