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真实历史中的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二 )


孙权偷袭荆州后,赵云在刘备气头上勇于进谏,分析了三国实力和野心,劝刘备应该先谋魏国而非伐吴,刘备不听,终是惨败后郁郁而亡。
根据对史料的解读,我们发现赵云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全能型将才,虽无扭转乾坤的创世战绩,却也是老成持重、有勇有谋,难怪能获得“顺平”的美谥,难怪陈寿称赞其为夏侯婴式的人物。

将军|真实历史中的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文章插图
真实的曹真:功勋卓著,位极人臣
【 将军|真实历史中的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真实的曹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皇室宗亲,是位极人臣的朝廷柱石。不同史料关于曹真的父姓记载有冲突,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曹真的生父与曹操关系极好,曹操也确实待曹真极好,跟亲儿子没什么两样,“使与文帝共止”。
曹真既有为将之武勇,又兼为帅之谋略。单纯从军事才能看,曹真应该与诸葛亮是同一级别的人物,至少力压司马懿毫无问题。因为在诸葛亮的几次北伐中原之战中,曹真先是与张郃在一战中打败了诸葛亮与赵云,“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又料敌于先机,准确预言了诸葛亮在二战中的进攻目标,“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而司马懿在北伐中原之战中刚一下场就折了大将张郃,战果对比显而易见。从《三国志》等史料中,笔者没有发现曹真的任何一次战败,唯一一次不胜也是因子午道下雨难行而退军,称之为常胜将军不算过誉。

将军|真实历史中的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文章插图
曹真位极人臣,在辅政大臣中名列第三,位于司马懿之上。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我们在谈曹真为什么扯上司马懿呢?因为两者有很多共同之处,不同于三国时期的一般猛将,他们两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甚至多线奔波的帅才,属于战略级的大人物。
曹真平定过酒泉之乱,击溃过诸胡联军,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司马懿平定公孙渊,解决了曹魏政权数十年的辽东问题。军功上各有千秋,战绩上曹真完胜。
曹真虽然是重臣权臣,但其毫无骄奢之风,待人极为宽厚。“乞分所食邑封遵、赞子”,“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曹真不但把食邑分给同乡之子,也经常把家财分给士兵,所以其口碑极好,自上而下对其多有赞誉。
与赵云相似,曹真也是个几乎没有污点的历史人物,若将曹爽的失败归咎于曹真的身上,笔者认为是不恰当的。

将军|真实历史中的赵云:被饭桶将军击败,抑郁而亡
文章插图
演义与正史,如何看待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