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崇祯殉国前为何说“大臣皆可杀”明末士大夫的气节究竟如何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由汉人统治的中原王朝,宋朝和明朝的灭亡都更加具有悲情色彩,甚至有了“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之说。宋朝国富军弱,长期向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和金俯首称臣,用割地纳供的方式换取苟安。而相比之下,明朝却被誉为史上最硬气的朝代,后人还总结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来颂扬明朝,即:“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这其实只是表象,宋朝与明朝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宋朝是皇帝软弱而臣子硬气,明朝则是皇帝硬气而臣子软弱。
文章插图
南宋灭亡时,右丞相文天祥兵败被俘,他誓死不降,还写下了《过零丁洋》以诗明志,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人诗句。元帝忽必烈一心想招降文天祥,甚至许以宰相高位,但文天祥断然拒绝,只求速死。文天祥殉国之日,他在赶赴刑场途中仍不忘向南跪拜故国,然后欣然赴死,毫无惧色,并在衣服内留有赞文曰:“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义尽,才能仁至。这就是我读圣贤书所学到的,自此以后,我算是问心无愧了。”(出自《宋史-卷四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原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章插图
而在最后的崖山之战中,宰相陆秀夫的所作所为更为感人。陆秀夫眼看着大势已去,江山倾覆,他不愿幼帝重蹈徽钦二帝覆辙,受尽北人欺辱,于是盛装朝服,手执利剑,毅然背着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完成了亡国名相的最后使命。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得知陆秀夫与赵昺的死讯后,竟然有10万军民随之跳海殉国。据当时的文人笔记记载,次日海面上浮起了10万军民尸体,那场面何等悲怆?何等引人潸然泪下?再看看明朝灭亡时的情形。
文章插图
当李自成起义军势如破竹,大明军节节败退,崇祯皇帝在后方却连军饷都供应不上。饿着肚子还怎么打仗?怎么保家卫国?为筹军饷,崇祯皇帝不惜命令文武大臣捐款“助饷”,但是,朝野上下,竟然没有一人愿意倾囊相助,国家存亡之秋,这些世受国恩的大臣们想的却是个人的利益,实在是明朝的悲哀,士大夫的耻辱!而等到明朝灭亡,这些昔日的国之栋梁却个个匍匐在李自成脚下摇尾乞怜,他们丢弃了气节,丢弃了尊严,丢弃了颜面,不为复国,只为苟活。最后,在李自成的棍棒下,他们竟然交出了巨额钱财,而这些钱如果当初拿出来,足以供应前方军饷,大明王朝也不会这么轻易走到穷途末路。明朝灭亡时群臣的丑态,在内阁首辅魏藻德身上表现得最淋漓尽致。
- 一篇文章教你如何玩转嘉靖瓷器
- 明朝士兵500年前种下1棵树,1920年被大地震撕成两半,如今还活着
- 朱元璋|朱元璋为何非杀李善长不可?只因多年以前刘伯温的一番话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朱元璋|大臣被杀前, 从怀中掏出一样东西, 皇帝大惊道: 赶快给他松绑
- 开国皇帝用自己的姓氏当做国号,史无前例,是慵懒还是别有它意?
- 太子|汉武帝去世前说出一句遗言,群臣不理解,至清末果然印证!
- 陵墓|武则天墓前的无头石人,千百年无人能懂,却被老农破解真相
- 妃嫔|李世民死前试探武则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武媚娘说8个字,逃过一劫!
- 皇帝|李渊是唐首位皇帝? 他之前曾有8个皇帝首位不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