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难望燕山归路”,连亡国罪名都被父皇抢占的优秀词人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1100-1156),是北宋的末代皇帝,在位不到两年,仅14个月(1126.1-1127.3)就成为亡国俘虏。宋钦宗在历史上的名气似乎都被其父宋徽宗赵佶抢走了,不仅连“亡国之君”名头落在了徽宗头上,连他的诗才都被父亲掩盖。被抢了主角光环的钦宗,时时处处都是徽宗的影子和身边的配角,于是人们多赞誉徽宗的旷世才华,更责备徽宗的亡国殃民。似乎亡国的过错都在于徽宗,钦宗只是个“背锅侠”。那么,赵桓的才华究竟如何?亡国的罪名有没有他的份?“靖康耻”后的他到底有多惨?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宋徽宗与宋钦宗 剧照亡国之君与亡国诗漫漫历史长河,茫茫中华大地,朝代更迭、江山易主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在《伟大诗人隋炀帝》一文结尾处总结过“亡国之君”的几大类型,这里我们重点讲一讲“诗人皇帝”中的“亡国之君”。唐代魏征在《陈书·后主本纪》中说“古人有言,亡国之君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魏征这句话为亡国的诗人皇帝奠定了基调,不仅适用于南梁、南陈、隋朝,同样适用于南唐、北宋。
文章插图
《礼记·乐记》中说:“亡国之音哀以思。”国破家亡是人生最大的悲痛,而亡国之痛只有为数不多的皇帝及其臣民深有体会。深怀切肤之痛的亡国者中不乏具有诗才者,不少诗人都创作有亡国诗这一题材,但既要经历亡国惨痛,又要是帝王的,在中国文学史上却是寥寥几人。亡国帝王有诗存世的有12人,分别是: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陈后主陈叔宝、隋炀帝杨广、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后主钱俶(chù)、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chǎng)、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南宋恭帝赵?(xiǎn,通“显”)、明思宗朱由检,其中王衍、孟昶、朱由检国亡即身死,因此留有亡国诗歌的帝王还剩下9人。
文章插图
李煜 剧照亡国诗歌无非是怀念故国、抒写内心伤痛,但其中又存在种种限制,因为作为亡国的帝王既已苟全性命,那么其命运自然操纵于他人之手,若是肆无忌惮地缅怀故国,很大程度上会遭来杀身之祸,李后主、宋恭帝就是典型。咎由自取的“背锅侠”说完了亡国之君与亡国诗歌的概述,我们对号入座看一看宋钦宗在其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赵桓是宋徽宗的嫡长子,顺理成章的接班人,有这么一个超级艺术家皇帝老爸,他本人的文学水平和艺术品位自也不低。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奉劝养花新手,用这4样“肥料”,要早点学会甄别”针对目标“
- 想让铁线莲变成“巨无霸”,就要未雨绸缪,否则一场空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唐高宗为何要把亲妹葬到“皇后陵”?专家研究壁画感慨:一言难尽
- 古人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呢?
- 广西!明天气温“大转变”!广西各地的气温将迎来下列变化
- 中国古代的“典妻”和“质妻”
- 孔子|【新知】“说出吾名,吓汝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