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面对喜怒无常的「大老板」刘邦朱元璋,张良汤和为何能全身而退( 三 )
但在建国后,为了巩固政权,这个异己在一些特定的时候是自己人也没什么奇怪的。
于是这时,能审时度势的做法就是:事成了,也是时候该清人了。
共性三:虽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然而众人能力比你强
《史记》中有所记载,刘邦曾自述: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人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明朝那些事》对于朱总的团队也有类似的评价:
在各路诸侯手下都有一大批勇猛的将领,这之中又以朱元璋的将领为最强,这些人各有专长,如徐达善谋略、李文忠善奔袭、常遇春善突击、冯胜善侧击、朱文正善防守。
能力太强,无法控制,这样的人多了,集权就容易被分散,能力过强的该死,能力过强而又执掌兵权的那就更得死了。
吴晗先生的《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中提到:
朱元璋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凡事都要自己做主。
皇帝都这样。朱元璋更是为了监视众功臣,一手创办了特务机制——锦衣卫,而桌子上的策略是将子嗣分封到各地监视军事将领。当然,防住了悍将,却没防住自己的儿子,死后还是发生了靖难之变。
共性四:领导也是人,也得有一“怕”——“贤内助”的影响
刘、朱二位老板在内室的问题上,其共性是都惧内,但吕、马两位老板娘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马皇后可谓是母仪天下,吕雉则完美地诠释了“最毒妇人心”。
吕雉的手段是强于刘邦的,起先被剥夺了兵权的韩信只是被刘邦软禁,最后是吕后设计杀了韩信,她还毒害赵王如意,残害戚夫人,是人彘酷刑的开拓者。
可以说,铲除异姓王的道路上,吕后是奠基人,更可以说,吕雉是比刘邦更强烈的利己主义者,刘邦死后,极力扶持吕家势力,培养外戚集团。
文章插图
刘邦称帝8年,终年62岁,我们假设如果刘邦壮年称帝,那么包括吕党在内的一众开国元勋都将死于刘总的刀下,特别是吕雉女士。
刘邦死后,吕雉的所有行为都早在刘邦临终前有所预料,他在临终前还曾想杀掉曾经救他出鸿门的连襟樊哙,原因也没别的,就因为他也是吕氏之婿,红了眼的刘邦不管那些,不是近亲是外戚也不行。
马皇后很简单,就是勤于内治的正宫皇后,“月粮”制度的兴起者,在“大裁员”中起到了正向作用。宋濂就是其中的代表,身为太子太师的宋濂因胡惟庸案获罪,马皇后前后两次力劝,才保住宋濂残生。
- 武者|武者天称帝后面对百官刁难,她只用了一首诗便让全朝大臣心服口服
- 封神演义3大刺客,面对气运未尽的商纣王,谁更有可能行刺成功?
- 赵匡胤驾崩留下24岁皇后,赵光义面对貌美嫂子,他都做了什么?
- 人民战争|清朝末年,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 清王朝为什么不敢发动人民战争?
- 面对韩信,刘邦有点“慌”,君主与权臣斗智斗勇,直接点不好吗?
- 西拉米危机四伏,回宫殿见不到提帮功,独自面对王后贵妃两大对手
- 不幸消息传来!全国所有退休人将面对这残酷现实!大家该警醒了
- 不幸消息传来!全国所有退休人将面对这残酷现实!大家该警醒了!
- 当了几十年乘务员,她凭什么三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 赵国|为什么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可以在正面对抗秦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