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孩子有攀比心,这件事可不能轻视!

前阵子,在公园遇到一对母女,女孩子大约4岁,扎着两个羊角辫,看起来颇为活泼可爱。
小女孩在公园的石阶上蹦蹦跳跳,她妈妈在一边看着她玩。过了一会儿,这小女孩好像想到了什么似的,抬头对她妈妈说::“妈妈,那个依依的妈妈之前给她买了个好大的抱抱熊,我也想要。”
她妈妈淡淡地答道:“你想要的话,妈妈一会儿去给你买。我们不羡慕别人,你想要什么就跟妈妈说哈。”
小女孩对妈妈的回答很满意,小小的脸上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看到这里,我不禁愕然:天,这么小的孩子就学会攀比了!这以后还得了!
惊叹之余,也不免唏嘘,现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父母有能力给予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小孩子之间学会攀比,也许是当前社会裹挟之下自然而然的结果。
然而,当孩子产生了攀比与虚荣心理时,我们应该和小女孩的妈妈一样,去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吗?
当然不能。父母应当从实际出发,一步步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下这3点,可以给正一筹莫展的父母们一些参考。
攀比|孩子有攀比心,这件事可不能轻视!
文章插图
01 父母给孩子树立实事求是的榜样
提起虚荣,大家很容易会联想到,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虚浮,不切实际……等等词汇。不难发现,虚荣的对立面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因此,为了让孩子不虚荣,首先,父母应该学会做一个实事求是的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如此,孩子才能够在家长的带动下,渐渐摈弃虚荣攀比的心理。
仔细看看身边有孩子的家庭,不难发现,许多家长总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攀比。
比如,孩子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父母可能会说:怎么考了这么点,你看人家李明回回都是100分!
比如,孩子找了份还不错的工作,父母可能也会说:这公司又小,钱又少,有没有前途啊,你看人家王微,刚毕业就进了大公司,月薪好几万呢!
再比如,孩子带了对象回家,父母可能也会拉着你在背后偷偷议论:这孩子学历不高啊,工作马马虎虎,家里条件也一般。隔壁家的孙莉可是找了个高富帅呢!
……
如此种种,父母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感受到了攀比与虚荣。久而久之,这种做法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压力,严重摧毁孩子的幸福感,而且也会让孩子变成父母的样子,既虚荣又爱攀比。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实事求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用给孩子解释太多,只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接受事物最本真的样子,包括我们的孩子。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将会渐渐学会接纳自己,学会脚踏实地,感受泥土的气息,学会实事求是,不攀比不虚荣,成长为一个既诚实又有担当的大人。
攀比|孩子有攀比心,这件事可不能轻视!
文章插图
02 引导孩子化攀比为动力
很多时候,孩子喜欢与人攀比,是因为孩子内心的缺乏,甚至是自卑。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觉察到这一点,如果孩子的心理有自卑的倾向,那么,家长需要学会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出自卑,走向自信,这是刻不容缓的。
具体该如何做呢?我们要学会将孩子的攀比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首先,父母应当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攀比意识。比如,如果孩子拿李明的玩具汽车和自己的比,那么,你可以告诉孩子:李明的玩具汽车是不错,可是李明喜欢打人也喜欢抢别人的东西,这是不对的。而我们家宝贝不打人,也不抢别人的东西,是个乖孩子,小朋友们都喜欢跟你玩。
这种做法,实则是拿自己家孩子拥有的,和别人家孩子没有的做比,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关注那些精神层面的好品质,让孩子渐渐忽视物质攀比的影响,孩子将会在这种正向反馈下,变得更积极,更自信。
其次,当孩子与他人攀比,想要某个玩具时,父母可以这样说:这个玩具需要150块,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帮妈妈刷15次碗,那么,妈妈就给你150,你自己去买这个玩具吧!
当孩子在努力刷碗的过程中,将会感受到劳动的辛苦,而当他终于拿到了150块,买下了心爱的玩具时,他也将会感知到赚钱的不易,也将更为珍惜自己的玩具。
这个过程,教会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成功地将孩子的攀比心理化作前进的动力,这种动力的结果,将会让孩子获益一生。
攀比|孩子有攀比心,这件事可不能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