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你们知道吗,每天给娃用的餐具可能有毒!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易
据了解,该女童父母双方家族并无白血病史,医生推测可能是使用仿瓷类餐具导致,一只小小的饭碗酿成了一个家庭悲剧。
上海质监局曾公布过一项关于密胺类(即仿瓷类餐具)儿童餐具抽查报告:
在抽查的76批次产品中,有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中更有5批次三聚氰胺迁移量超标!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上海市市监局官方微信
多年前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还让科大大心中后怕,现在娃每天吃东西的“家伙”有害物质再超标,不就是活脱脱的“健康杀手”。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挑选一套合格的儿童餐具呢?
科大大连夜赶稿写出了儿童餐具红黑榜,赶紧看看你们家娃用的餐具到底在红榜还是黑榜?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1
黑榜:害娃不浅,拒绝使用
?不合格的密胺类餐具
密胺餐具因为撞脸瓷器餐具,也被称为仿瓷类餐具
它因为形状多变、花纹好看、耐摔等优点,受到很多家长和宝宝的青睐。
合格的密胺餐具主要成分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这是一种无害原料,但其材料成本较高,导致合格的密胺餐具价格较贵。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由[脲醛树脂]制成的不合格餐具,这种不合格的密胺餐具一般情况下光洁度不好,容易脱色,高温及加热的条件下会释放三聚氰胺和甲醛,娃经常使用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
给娃选购密胺餐具的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买到不合格餐具。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 工业玉米类餐具
工业玉米类餐具是由工业玉米中的聚乳酸(PLA)材料制成。
聚乳酸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制成的新型材料,由它制成的餐具因环保、抗菌、防霉的优点,也成为网红餐具。
但长时间使用微波炉和洗碗机清洗这类餐具会导致其发生破裂,造成食物渗漏,有烫伤的风险。
宜家因考虑到这方面原因,曾免费召回过工业玉米类儿童餐具。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光明网
? 聚糖酸酯塑料餐具
这种材料最常见于塑料桶装水,它是由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聚合而成。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在高温下容易释放双酚A,时间越长释放的越多,而双酚A会诱发性早熟,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导致儿童肥胖症,严重还会致癌。
虽然这3类材质的餐具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会释放出一些有害物质。
但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潜在的健康威胁!
拉黑它,不要等!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然不是,儿童餐具红榜中就有塑料餐具哦!
2
红榜:安全放心,赶快入手
?聚丙烯类塑料餐具
推荐指数★★★★★
聚丙烯是世界公认的,用来制作食物容器的安全材质。
它无毒、无臭、轻便、耐摔、易清洗,可以满足家长选购儿童餐具的基本需求。
此外,它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也比较高,即便是在140℃的高温下,也不变形,更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挑选合格的聚丙烯餐具也很简单,只要认准5号塑料pp材质即可。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当然,作为塑料家族的一员,它的缺点也很明显——易老化。
如果餐具出现裂痕,意味着它该退休了。
? 陶瓷和玻璃类餐具
推荐指数:★★★★
这两类优缺点相近,科大大放在一起讲。
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也是日常最提倡使用的。
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基本不会释放什么有毒有害物质。
不合格|1岁娃被喂成白血病!“三聚氰胺”又来了,就藏在饭碗里
文章插图
陶瓷碗和玻璃碗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经摔,并且玻璃碗隔热性差,盛放热食时,有可能炸裂导致烫伤,使用时一定要把家里的熊孩子看好。
? 木质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