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影像志」谈谈游戏帧画面


当我们进行游戏体验时 , 游戏运行时每秒运行的帧数——FPS(Frames Per Second) , 一般指每秒生成画面数 , 同时也可理解为刷新率 , 单位为Hz(即帧/秒) , 一般与进行游戏时所选用的显示器或电视机相关 。
关于游戏帧数 , 每一帧画面的生成都需要经过手柄输入→CPU逻辑处理→GPU渲染→显示刷新四个环节 , 这里引入用于测量显示帧数的量度——帧率(Frame rate) , 它的测量单位就是FPS 。 、

「我的第一本影像志」谈谈游戏帧画面
本文插图
我们之所以看到的电影画面、游戏画面是连续的 , 就是我们眼睛视网膜上的像不会立即消去 , 因此间断的图像会让我们看起来像连续的影像 。
如上所述 , 这三种原因共同构成了主机游戏的画面流畅度 , 同时在实际中由于每种原因还包含有不同的影响因素 , 因此 , 在主机范围内 , 只探讨其一般性的规律 。
在主机游戏中 , 最常见的游戏帧数一般都是30FPS或者60FPS , 对于大多数30帧的游戏 , 一般有动作类 , 如“《GTA》系列” , “《刺客信条》系列”;角色扮演类 , 如“《最终幻想》系列” , “《巫师》系列”;冒险类 , 如“《古墓丽影》系列” , “《生化危机》系列”等 , 当然还应包括这些大类的交叉类 , 比如动作冒险类 。 而对于一些特定的游戏类型 , 如体育竞技类 , 竞速类以及格斗类游戏等 , 60帧反而能获得更好的游戏体验 。
在众多的游戏视频对比中 , 经常会出现同种游戏在不同帧率下的画面 , 相比之下 , 60帧的画面会给人一种流畅和顺滑感 , 玩游戏的过程也会使操控更加及时 , 游戏体验也相对更好 , 反观30帧下的画面 , 会有相对的粘滞感 , 但对于大多数游戏来说 , 已经能够流畅运行 , 鉴于大多数主机游戏都连接在电视机上 , 稳定的60HZ刷新率会对游戏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画面 , 更不用说某些有些更是加入了动态模糊这一技术加成 。 此外 , 对于多数主机来说 , 由于主机硬件的统一标准 , 所以优化的效果就是保证了游戏不仅帧数稳定 , 同时每一帧之间的间隔(帧时间)差不多是一致的 , 这一点相比于大多数配置不尽相同的PC主机更胜一筹 。

「我的第一本影像志」谈谈游戏帧画面
本文插图
作为游戏 , 与电影最大的区别:游戏需要用户做出反馈并对动作进行实时反馈 , 除了视觉上的流畅以外 , 玩家同时还需要追求操作流畅 , 帧率刷新速度越高 , 进行游戏时能感知的操作速度就越快 , 30帧的游戏 , 忽略操作指令的传输速度外 , 每个画面持续0.033s , 而实际操作中 , 大多数游戏引擎在接受操作指令后 , 要3帧间隔才能体现在画面上 , 因此一个操作需要100ms才能反映在画面上 , 而60帧的游戏 , 则只需要50ms就能响应过来了 , 因此玩家更追求60帧的高帧率以获得更好游戏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