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当我们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们都很擅长发现他/她身上的优点。
这其中,"聪明“几乎是所有父母对自家孩子的第一正面评价。
孩子看起来萌萌的,又蠢蠢的,不时会给我们一些小惊喜,我们很难不认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是聪明的,至少跟我们自己小时候比起来要聪明很多。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幼时特别聪明的孩子慢慢变得不那么“聪明”了,或者说孩子依然聪明,但他的聪明劲儿全用在调皮捣蛋或者游戏上了。
以至于曾被我们看作是"天之骄子"的孩子,在长大后越来越趋于平凡和平庸。
我想,这是我们大部分家长很头疼也很困惑的事情。
文章插图
这时候,我们会对孩子是否真的聪明产生疑问。
但是,科技发展到如今,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一件事情:人在智商上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所以我们又会想到,孩子的“不成功”应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其实,据我们多年的观察和总结,这种看法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误解。
不论孩子有没有找到真正的源动力,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在,孩子们在父母的督促下也不得不付出该有的努力。
事实上,聪明和努力固然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但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一直保持优秀的,还要看他是否懂得自律。
文章插图
一个足够聪明且很努力的人,自然是有更大的概率走得更远,但人生道路上可能要面对的诱惑会很多,只有严格自律的人才能避免欲望之火逾越界限。
自律给孩子带来的益处能使它受用一生,一个人的自律功底越纯熟,就越能驾驭自己,而一个能很好地驾驭自己欲望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我们可以把“聪明”比喻成一匹骏马、把孩子比喻为一个骑手、把父母的鞭策比喻为马鞭,那么,“自律”就是捏在孩子手中的缰绳。
马有优劣之分、马鞭也可以很高大上也可以是价格低廉,这些都有先天因素在里面,无法强求。
可是,要想让孩子不至于从马背上摔下来,或者说跑的方向不至于偏离目标太远,用以“自律”的缰绳却不能没有。
我们或许可以说:聪明和努力在人生道路上的作用,跟自律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文章插图
什么是真正的自律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乏天资聪慧的人,也从来不乏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卖菜的老婆婆会靠缺斤短两占了些便宜挣了些钱而沾沾自喜,她自然认为自己是很聪明的、其中的手法也不是谁都能掌握的。
她是当局者迷,她可能从来都没有去反省过,为何那个一把年纪了还要上街卖菜的人就是自己。
考了好成绩的小学生会在
暗自得意的时候假装谦虚
,你夸她厉害,这么容易就考了年纪第一,她会告诉你:
“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只跟我自己比!”
她不会认识到自己这样说有多让人讨厌,只知道自己从这样的话里面得到了快感。
你别以为这种说辞在成年人里面就没有了,看看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你问他现在混得怎样,他会很谦虚地告诉你:
“一点小生意,不值一提,一年忙到头也就挣个一百来万,不能跟你们拿铁饭碗的比!”
文章插图
如果还没明白我想说什么,那不急,咱再来做个比喻!
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知道发脾气不对,可是总忍不住会发脾气。
单单是“面子”的问题?
非也!人发脾气往往是因为他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认同。
我们都一样,都不肯轻易地否定自己,即便是我们的错,我们也不愿意承认,我们都认为自己很聪明,而且我们的小聪明也都在现实中有“用武之地”,我们会以此来得到并强化对自我的认同,哪怕因此伤害到他人。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自律?
真正的自律不只是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更是杜绝了上面所说的这种让身边人反感的行为——真正的自律其实是自省!
时时反省自己,哪怕你认为自己做得很对,也要多去想一想:别人也这么认为吗?我的判断是真正客观的吗?
真正的自律,正是通过这种不断自我反省的练习强化出的一种功夫。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聪明|这3类孩子多半是“假聪明”,长大反而没出息,家长别瞎高兴了
- 乳汁|从小喝“母乳”和不喝“母乳”的孩子,长大后差别太大了
- 禁忌品|被称为“幼儿杀手”的食物,影响发育和身高,家长仍在给宝宝吃
- 睡眠质量|宝宝出生“头三年”很关键,家长做好这3件事, 孩子会很聪明
- 月子|新生宝宝第一个月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大全
- 孕期|剖腹产会划伤孩子吗?避免划伤宝宝,孕期和生产时要注意5点
- 青春期|不打扮的妈妈和常打扮的妈妈,孩子14岁后差别很大,尤其是女孩
- 睡眠质量|四岁以前,宝宝有五个睡眠转折期,宝妈多了解,孩子发育快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