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许多传统企业都踏出了数字化转型的脚步,不少产品经理也跨界进入了传统企业。但是,传统企业里的产品经理似乎没有话语权,地位不上不下显得有些尴尬。本文作者针对这一现象表达了观点和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浪潮到来后,伴随着传统企业“触网”与数字化转型的脚步,传统企业涌现出对产品经理这一岗位的需求。
跟随着时代与行业步伐,不少产品经理跨界进入到了传统企业中,他们被称为“互联网产品经理”。添加上“互联网”的标签,既能明确表明岗位的职责与使命,又能很好地避免与行业内本身的业务产品经理相混淆。
互联网产品经理进入传统企业后,会发现一个无比重要的事实:产品经理失去了话语权!
一、产品经理不再是需求的源头,业务人员才是引发产品经理失去话语权的原因之一是产品经理不再是需求的源头。
在传统企业里,业务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角色。他们懂得行业政策、了解行业现状及前沿、深入接触客户与市场、清晰各类业务规则。在这些具有专业优势的背景下,他们更具有市场嗅觉、更了解竞争对手、更能提出有效的应对和发展方案。自然,他们成了需求的源头。
互联网产品经理进入传统企业发现这个事实后,刚开始会非常不适应,觉得自己失去了价值,变成了与开发人员一样的执行和实现岗,而不再是决策岗。针对这一点,不少互联网产品经理可能在内心或行动上进行过痛苦但又无可奈何的挣扎。
想明白以后就不会再纠结。懂业务是互联网产品经理进入传统企业后的第一道坎。业务人员是懂业务的专业人员,产品经理不应与他们去争需求源头的这个位置,而应与他们通力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把业务知识一点一滴积累起来才是正事。
等到你搭建起与业务人员一样完备的业务知识时,就会变成真正的跨界人才。既懂互联网又懂业务,你完全可以自己独立提出高价值的需求,而不必再依赖于业务人员。这样的人才,是市场上最紧缺的人才。我们必须要清晰明白的是:互联网产品经理刚进入传统企业时,仅仅是脚步跨了界,而头脑还没有完成跨界。
产品经理不再是需求的源头,也有好的一面:不需要再承担KPI。
在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及产品部门是承担KPI的角色和部门,除此以外还有运营。而在传统企业,业务人员是公司内承担KPI的岗位。产品经理不需要再承担KPI,压力自然会小很多。实际上,需求源头变成业务人员以后,产品经理在把控需求方向上的压力也会小很多,这一点也与互联网公司里产品经理规划产品方向有很大不同。
二、产品经理归属IT部门,失去需求控制权互联网产品经理进入传统企业后,会进入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呢?出乎意料的是,传统企业在设置了产品经理岗位以后,大多不会同互联网公司一样同时设置对应的产品部门。
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产品经理能发挥多大的价值是存疑的,在被验证之前,常常只会配置很少的人员数量,产品经理常常需要单兵作战。组织结构的设置,人员数量是重要参考,纵然你的岗位再重要、价值再大,在人员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也难逃被合并到其他部门的命运。
那么在传统企业里,互联网产品经理归属哪个部门呢?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归法。有的公司会把产品经理同业务人员放在一起(在没有单独设立的产品部门情况下,这对于产品经理是最好的安排),向业务领导汇报。但更多的情况是,传统企业把产品经理看作是更贴近开发类岗位而不是更贴近业务岗位,因此会把产品经理归属到IT部门,向技术领导汇报。
IT部门,关注技术实现,是需求的实施方。业务部门是需求源头,是需求的提出方。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被归属到IT部门的产品经理失去了对需求的控制权。直白地讲,就是需求不再由产品经理来输出。
需求源头的改变,不是产品经理失去需求控制权的根本原因,产品经理岗位的归属才是!
在少数把产品经理归属到业务部门的传统企业里,完全可以由业务人员提出业务目标和需求意向,然后再由产品经理根据这些信息和当前产品的状况进行分析,梳理出最终的需求并推动落实。
实际上,把产品经理归属到业务部门的传统企业就是这么做的。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依然掌握着需求的控制权。然而,在大部分把产品经理归属到IT部门的传统企业里,境况则完全不同。
- 互联网|传统企业里,产品经理的价值衡量难题
- 企业|裁员,降薪,大牛出走:AI大退却的始末缘由
- vivo|vivoX80Pro+曝光:打破传统束缚,性能与美的碰撞
- hr|互联网企业监控员工上班引热议,是时候关注员工体验了?!
- 小米科技|佳能裁员补偿是恶意吗?宣扬996的老板是否能向这些良心企业学习
- 华为|打压华为促使中国制造联手反击,又一家企业宣布投资千亿研发
- 三星|三星大罢工,“韩国第一企业”遭遇50年来最大危机?
- 苹果|苹果剔除34家供应链,国产企业大力扶持,谁才能带动国内企业发展
- 戴尔|iQOO 9的三星E5屏不香了,国内科技企业克服技术难题,1+1>2
- t知乎没有裁员,但其视频业务需要进行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