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三 )


对于三大在线办公软件中最年轻的飞书,价值研究所认为,最大优点在于方便——这就和字节跳动强调扁平化、快速沟通的管理理念一脉相承。
比如飞书日历和IM系统打通,且引入很多自动化功能:在日历上建立事项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临时群组、邀请相关人员入群,会议结束后则自动生成会议记录,省去了大量重复且抵消的人工工作。
或许正是由于飞书和字节跳动的气质太过契合,其客户群体也显得更加垂直——和字节一样成立时间不长但增长极快,且深耕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巨头、独角兽,正是飞书目前最主要的客户群。从雷军带头向小米系企业推销飞书,到新能源车三巨头“蔚小理”纷纷来投,过去半年飞书简直是人气急升。

研究所|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飞书官网)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对于小米、“蔚小理”等企业来说,与其说它们是选择飞书,不如说它们是选择了“字节模式”——希望借助飞书这个工具,找到字节跳动高效管理的诀窍,借鉴、学习。
不过,飞书的问题也是在于太年轻:差异化优势和市场壁垒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还有多项功能依赖外部开发商,并不具备钉钉和企业微信那么强大的产品库。
但好在,字节对飞书足够重视,调整也足够迅速。在其发展过程中,价值研究所认为近年有两个关键变革:第一是在2020年2月宣布向全国所有企业、组织免费开放,这就相当于把自己放在了对标钉钉的位置上,把发展重点从海外市场转回国内市场,和阿里形成正面竞争;二是去年11月升级5.0版本,实现飞书人事、合同、审批等功能的全面融合,大大改善用户体验。
经过这两次关键调整之后,飞书的增长速度已是肉眼可见地提高。
更何况,整个在线办公市场仍在不断增长,企业的需求也在变化——想赢得最终的胜利,钉钉、企业微信和飞书还要针对需求的变化,完善自我。
在线办公2022关键词:更稳定、平台化、云端一体、软硬结合毫无疑问,中国在线办公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疫情的爆发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数字化浪潮,为在线办公再添一把火。CNNIC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突破3.8亿,较2019年同期,即疫情爆发前实现翻倍,较2020年年底的3.5亿也有进一步增长。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中国在线办公市场规模约为562亿,同比增长25.2%。
除了市场规模的增长之外,价值研究所认为更重要的是用户习惯的养成。同样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在线办公服务使用率为37.7%,较2020年同期的21.2%实现大幅跃进,Zoom、腾讯会议和钉钉三款办公软件的日均使用时间都达到了36分钟以上。
一旦习惯养成了,增长就会成为常态。这也就意味着,哪怕疫情带来的爆发性红利消退,在线办公市场仍能保持良性、稳定增长。

研究所|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市场是很红火,但正如前文所说,想抓住这一波红利,钉钉、企业微信、飞书都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自我完善。价值研究所认为,主要的发力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基础算力、保障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吸引新客户的基本要求。
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2020年2月,由于线上办公需求激增,钉钉、企业微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宕机、崩溃。2月3日,钉钉就因为消息持续显示未读、视频会议卡顿、IM功能出现bug而登上微博热搜。时任钉钉副总裁吴振豪也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新年开工第一天超过1000玩家企业、组织使用钉钉在家办公,网络的确出现了短暂限流。
有这次宕机时间的前车之鉴,企业对移动办公软件的性能多了一些质疑,也多了一丝顾虑。
去年4月份,多云数据管理平台Veritas大中华区总裁杨晨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越来越多使用在移动办公软件的企业意识到,在私有云和混合云合并使用的情况下,这些办公软件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对于每天都有大量客户资料、机密数据需要在线上进行传输的企业来说,安全性是它们选择办公软件时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当然,某种程度上讲,第三方SaaS服务商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很多中国客户只做了安全保障的第一步,就是业务慢慢上云,但上云之后怎么保护这些业务数据,很多客户还没来得及想”,杨晨如是说。对于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平台方来说,提高安全性能,或者说说服客户相信自己的系统足够安全,是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