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今年结束了,我还在VC/PE圈( 二 )


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认为,未来中国只有“科技+消费”两个核心赛道,不是所谓不投消费,而且真正懂消费的投资人太少了,大多数是受投资机会和赛道挤压跨界过来追风口,找机会的,被出清是必然。
04跨境电商诞生一只只独角兽
还有一部分投消费的VC开始转战出海和跨境电商。今年伴随着DTC热潮,出海潮席卷而来,这也成为了属于一批中国创业者的新机遇。在这片江湖,已经浮现了超级独角兽SheIn。徐新掌舵的今日资本也在今年连投了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包括出海独角兽PatPat、出海明星公司Outer。未来走向全球的中国消费品牌,可能就在这一波浪潮中诞生。
这一年,中东、东南亚、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大爆发,涌现了印尼版“喜茶”“瑞幸”,还有柬埔寨和越南版的“文和友”,同时那些成长起来的独角兽公司或多或少可以捕捉到中国元素,它们或是借鉴中国模式,亦或是身后有着中国投资人和科技巨头的身影。
正如GGV管理合伙人符绩勋所说:“过去我们看到很多是Copy to China,今天看到的是Copy from China,中国有很多创新复制到了海外。”他们,正在沿着中国新经济过去二十年走过的那段路——互联网模式创新正在各个新兴市场大爆发。东南亚、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创投荒漠,正在跑出一只只独角兽。
05下一张魔幻互联网,元宇宙
当然,最不能忘却的一幕还有元宇宙。
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美股游戏公司Roblox,上市后从最初40亿美元估值,飙升到近500亿美元市值。这股风很快传到大洋彼岸,从VR/AR到虚拟数字人,字节跳动、腾讯、网易、百度等科技大厂纷纷争夺这一风口,创业公司融资热闹非凡。
VC为何看上元宇宙?元宇宙既包含数字经济中的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也融合了对VR、AR、脑机接口、物联网等技术的前瞻布局。据预计,到2025年,元宇宙中来自游戏、企业通信和广告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820亿美元。
于是,一批上市公司纷纷就“元宇宙”建立了相关项目组。一时间,元宇宙似乎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06从天使到县城,母基金大爆发
钱从哪儿来?依旧是创投圈最为关心的事。2021刚开年,天使母基金就呼啸而来——1月,苏州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正式揭牌,规模60亿元,如此规模的天使引导基金在业内并不多见。
自此,各地天使母基金此起彼伏,给VC/PE圈带来大量活水:2月,常州市设立60亿元天使投资母基金,将母基金超额收益部分最高50%奖励子基金管理团队。“现在大家募资都往长三角跑。”年初就有深圳某知名创投机构募资负责人感叹。
本土创投机构十分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同样行动了起来。7月,广州市政府提出将“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调整为“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天使母基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共同设立天使投资子基金,100%投向天使类科技创新项目。很快,东莞松山湖天使基金正式落地并投入运作,总规模达10亿元。
还有,越来越多县级市纷纷设立母基金,这是中国创投圈过去看不到的一幕。今年以来,规模100亿的昆山市产业发展投资母基金、安徽省怀宁县政府与深创投集团合作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渑池县首支政府引导基金、清科集团旗下清科产投与桃源县共同发起设立的产业基金、江阴市政府投资基金等等,纷纷在VC/PE圈露出庐山真面目来。
07“投后”开始成为了历史
中国创投机构从没有像今天这般重视“投后服务”。也正因如此,“投后”二字已经不再准确了,更加体系化的赋能方案出炉。
红杉中国践行全员赋能,伴随着业务与团队建制的发展,Sequoia Value +(红杉价值共创解决方案)的理念走向成熟,这是红杉中国16年生涯中与众多企业伙伴一起摸索出来的一套红杉式赋能模式,背后涉及6大模块涵盖多个赋能职能,从人力资本、孵化业务到数字化升级、资本市场赋能、品牌活动等,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到的打法。
不久前,源码资本在北京举行了「全码力为你」2021创业服务报告会,正式宣布源码资本投后服务升级为“码力创业服务中心”。接下来,源码将携手内外部生态伙伴,全码力为你:“全效助攻、全程陪伴、全面服务;全心投入、全员参与、全法支撑”服务创业者。
截至目前,源码资本被投企业累计超过了300家,源码向被投企业提供的创业服务次数从2018年的426次增长到2021年的986次,增长率高达132%。正如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所说:“源码最本质的发心,是希望每一位创业者都找到确保使命必达的最优路径,提高胜率。这条路径,创业者自己走想来是很孤独的,源码希望能和创业者多些互相陪伴,点一盏路灯若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