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302字 , 阅读时间约4分钟
文章图片
前阵子 , 一位亲戚向我咨询如何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 我问起孩子的成绩 , 学习的日常等等 , 亲戚的一番评论 , 引起了我的注意 。 在提到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时 ,
亲戚说:“我家这个孩子 , 从小就很聪明 , 小学时还拿过市里的奥数第三呢!上了重点初中后 , 成绩反而下来了 。 他呀 , 就是脑子好使 , 但不肯努力 。 你快帮我教育教育他!”
文章图片
他虽然很着急 , 但是我也听出了这位亲戚语气中的“骄傲” , 想必这个孩子从小也是这样在“夸奖”中成长的 。 而亲戚可能没有想到 , 造成孩子态度不端正的“罪魁祸首”可能正是他的“聪明论” 。
文章图片
让孩子更优秀 , 这句话要少说
“这个孩子就是聪明 , 但不认真学习”;
“他要是好好考 , 肯定能考第一 , 没办法就是不努力”;
“这个孩子很聪明 , 但是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
这样的言论 , 无论是从家长口中 , 还是老师口中 , 我们都常常听见 。 但是如果深究背后的逻辑 , 可能会推出这样的结论:你只要做 , 干什么都会成功 。
文章图片
在日本那电影【垫底辣妹】中 , 出身律师世家的森玲司 , 就被母亲视为“做什么都能成”的孩子 , 但是他却思想叛逆 , 沉迷游戏 。 最后还是辅导老师一语中的:你这样说 , 孩子会担心做了没做好 , 就是证明自己无能 , 他会越来越消极 。
作为父母 , 目睹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 学会越来越多的知识 , 觉得自家的宝宝非常聪明 。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 但如果经常在孩子面前 , 夸赞他聪明 。 告诉他:“你只是不努力 。 ”
不仅没办法激励孩子奋发向上 , 反而会让他对自己存在幻想或产生惰性 。 这样久而久之 , 即便是再聪明的孩子 , 也无法摆脱碌碌无为的命运 。
文章图片
科学家揭示:固定型思维影响大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 , 为了搞清楚“夸奖聪明”对孩子的心态会造成什么影响 。 曾经带领团队以400名5年级学生作为样本 , 采取了不同的表扬方式来改变孩子们的心态 。
最终 , 她在书中和演讲中阐述了自己发现的惊人结果: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会规避困难 , 因失败而一蹶不振 。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 , 则能更好地应对挑战 , 也更加勤勉 。
文章图片
于是在经典作品【终身成长】中 , 卡罗尔将这两种思维描述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 , 她写道:固定型思维模式中 , 成功来源于事情的结果 , 能够证明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
举个例子:存在“固定型思维”的父母 , 第一次看到自家的宝宝轻易算出十以内的加减法 , 很自然会觉得:我的宝宝突然就会数学了 。 于是说:“宝宝你可真聪明!”聪明是基于“会算数”这个结果的判断 。
久而久之 , 孩子也会学会这样思考问题 , 这件事儿如果我做得好 , 那就说明我聪明 。 相反如果我搞砸了 , 那就代表我是个笨蛋 。 那么在潜意识中 , 如何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 , 当然是什么都不做了!
文章图片
除了可能会导致孩子动力不足外 , 受固定型思维影响的孩子还会在下面两个方面处于劣势 。
1、抗挫折能力差
因为失败直接指向的是自我价值的“崩溃” , 失败表示自己身上的“聪明”特质被否认 。 由于从小到大都被认为是聪明的人 , 因此失败对于别人可能只是一次不好的体验 , 而对于他们来说 , 则是整个人设的危机 。 然而人生在世 , 失败难以避免 , 抗压抗挫折能力也未来是否能够有所成就的重要素质 。
2、无法正确面对竞争
总是被夸聪明的孩子 , 在面对竞争者时 , 也很难保持健康的心态 。 就像那位亲戚对我说的一样 , 她每每说起朋友家孩子很努力 , 成绩提高的时候 。 儿子不但不会受到激励 , 反而非常恶毒地诋毁那位朋友家孩子的长相和智商等等 。 这也是源于"固定型思维"下 , 对自己“聪明”人设的保护 。
- 【游戏迷】DNF手游:喇叭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对刷几小时,场面堪比端游
- 孩子6岁之前,6个规矩立起来,未来孩子的成长之路,家长会很轻松
- 父母越成熟孩子越聪明?游离在成熟与不成熟之间,更值得学习
- 经常午睡和从不午睡的孩子,会有什么不同?长大后的差距很大
- 宝宝不剪“舌根”以后说话不利索?父母别信,很多孩子被害惨
- 人到七十才明白,懂不懂得和这些人“搞好关系”,晚年差距很大
- 5类孩子在幼儿园很难融入集体,即便老师喜欢,也容易被同学孤立
- 【游戏迷】奇迹暖暖:5种校园风套装,日常校服就2个,其余很另类,非常少见
- 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和从小被骂笨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明显
- 肛欲期的孩子很“恶心”?再难也得忍,处置方式关系心理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