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三款“低价车”,广汽埃安要干什么?

连发三款“低价车”,广汽埃安要干什么?

文章图片

连发三款“低价车”,广汽埃安要干什么?

文章图片

连发三款“低价车”,广汽埃安要干什么?

面对行业内友商频繁发起的价格战 , 2024年6月 ,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一次公开大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这样卷下去不是办法 , 没钱赚、没有效益 , 企业不可能生存 , 我们应该要有大局观和格局观 , 而不是仅着眼于眼前的‘卷’” 。 他还指出 , 汽车企业打价格战 , 让利可以 , 让本不可取 。
然而 , 在同一场合 , 吉利、比亚迪、奇瑞等车企负责人也各自表达了不同观点 , 形成了支持与反对价格战的两大阵营 。 曾庆洪的强烈表态随后引发了广泛舆论关注 , 使广汽集团不得不进一步澄清其立场背后的初衷 。
尽管公开反对价格战 , 但在“不参与即被淘汰”的市场压力下 , 广汽集团也不得不为销量低头 。 就在曾庆洪发言后的次月 , 广汽以实际行动加入了价格战行列 。 7月 , 广汽埃安推出了A级纯电SUV埃安V霸王龙 , 起售价定为12.98万元 , 直接对标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 。
不仅如此 , 广汽埃安在接下来的11月及今年1月初 , 又分别发布和预售了两款新车——纯电A级轿车埃安RT和纯电小型车埃安UT , 指导价分别为11.98万元和8.98万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UT目前仍处于预售阶段 , 根据市场趋势 , 正式上市时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调 。
此外 , 广汽埃安还计划在明年推出增程式和插混车型 , 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
这一系列“低价”策略的组合拳 , 无疑彰显了广汽埃安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决心 。 从实际行动来看 , 广汽埃安已经准备好在价格战中全力以赴 。
半年连发三款纯电新车
广汽埃安推出的三款新车——埃安V霸王龙、埃安RT以及预售中的埃安UT , 共同的特点在于它们的高性价比 。
【连发三款“低价车”,广汽埃安要干什么?】面对日益内卷化的市场竞争 , 广汽埃安在下半年采取了“低价高配”的策略 , 这三款车型在价格上颇具竞争力 , 同时在配置上也是“应有尽有” , 广汽埃安的高管在发布会上频繁提及“同级唯一”、“绝无仅有”等词汇 , 彰显其产品的独特优势 。

埃安V霸王龙作为广汽埃安的首款全球战略车型 , 于2024年7月面世 , 售价为12.98-18.98万元 , 主要针对的是主流家用SUV市场 。
这款第二代埃安V在外观、内饰及配置上均实现了全面升级 。 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方面 , 埃安V搭载了ADiGO PILOT智能驾驶系统 , 包括Orin X芯片、激光雷达(仅限高配版)、5个毫米波雷达和11个高清摄像头等硬件 , 支持自学习领航技术 , 能够实现城市、高速的自动驾驶辅助以及一键遥控泊车等功能 。
紧接着 , 第二款全球战略车型埃安RT于11月初上市 , 价格为11.98-16.58万元 。 其中 , 激光雷达版本的车型仅售15.58万元 , 可以说 , 在这个价格区间内 , 几乎找不到搭载激光雷达的竞品 。
与埃安V相同 , 埃安RT的拿手好戏依然是智驾 。 该车搭载了包括126线可变焦激光雷达在内的27个智驾硬件 , 以及英伟达Orin-X高算力芯片、第四代感知端到端深度学习大模型等 , 支持无高精地图的自动驾驶辅助方案 , 包括高速NOA和城市领航等功能 。
动力电池方面 , 埃安V和埃安RT均搭载了弹匣磷酸铁锂电池 , 适配400V+3C快充技术 , 全系标配3.3千瓦对外放电功能 。 两款车型分别搭载了75度和68度的电池 , 均可实现650KM的续航 , 且快充技术让车辆在短时间内就能快速补电 。

除了智驾和续航 , 埃安V和埃安RT在智能化配置上也十分丰富 。
以埃安RT为例 , 这款新车全系标配了8.88英寸液晶仪表和14.6英寸中控大屏 , 搭载了最新的ADiGO5.0智能系统 , 还支持AI智能语音控制及手车互联等功能 。 可以说 , 广汽埃安将15万级甚至20万级的配置都下放到了12万级的车型中 , 可谓是诚意满满 。
提及埃安RT和埃安V , 就不得不回顾广汽埃安曾经的销量担当——埃安Y 。 这款车凭借宽敞的空间、出色的续航以及亲民的价格 , 在早期的A级纯电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 然而 ,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 仅凭这些传统优势已难以维持领先地位 , 埃安Y的销量下滑也证明了这一点 。
消费者需求正在快速升级 , 尤其是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渴望日益增强 。 麦肯锡在《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中指出 , 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的兴趣显著提升 。
随着多家车企自研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相继上车 , 并通过营销宣传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热情 , 智能驾驶已成为市场的新焦点 。
有研究数据显示 , 10-20万元区间的车型已开始广泛应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 。 截至2024年上半年 , 市场上搭载L2级以上智能驾驶系统的乘用车占比已达56% , 领先的智能驾驶和OTA等功能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 。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 , 广汽在智能驾驶领域目前处于第二梯队的中等水平 , 但公司正通过整合多家供应商技术(如华为、智驾科技、Momenta等)和自主研发 , 努力提升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 。 特别是在其传统优势的10-20万价格区间内 , 广汽埃安希望通过叠加高阶智能驾驶技术 , 来增强产品吸引力 , 进而提振销量 。
在此背景下 , 埃安RT和埃安V这两款主打智能驾驶的A级纯电车型应运而生 , 弥补了埃安Y在智能驾驶方面的不足 。
而最新预售的纯电小型车埃安UT , 虽然受限于成本未能搭载智能驾驶系统 , 但在智能座舱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 配备了8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 , 兼容HiCar、CarLink、CarPlay三大手机车机互联生态 , 号称是“10万内绝无仅有” 。 此外 , 新车还标配了智能AI语音助手及多项安全功能 , 让不到10万元的消费者也能初步享受智能化带来的便捷 。
事实上 , 搭载智能化配置已成为广汽埃安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 智能化下沉市场是大势所趋 , 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电动化 , 而是更看重智能化体验 。
随着智能化相关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 车企纷纷加速智能化布局 , 以期抢占先机 。 同期发布的吉利银河E5、小鹏MONA M03等车型同样在纯电基础上加入了智能化配置 , 与广汽埃安的这三款车型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 。
尽管埃安RT在性价比方面表现出色 , 但与同时期发布的小鹏MONA M03低配版车型相比(两者价格均为11.98万元) , 在智能驾驶硬件配置上略显不足 。 例如 , 埃安RT搭载了4个摄像头和3个超声波雷达 , 而MONA M03则搭载了7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 , 2个毫米波雷达 , 从配置上看 , 低配版埃安RT略逊一筹 。
不过 , 在高配版车型上 , 埃安RT则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 , 甚至多搭载了一个激光雷达 , 更具诚意 。
2024年下半年发布的几款A级纯电车型极大地推动了A级市场的热度 。 据中汽协数据 , A级新能源乘用车前11个月销量同比增长4.6% , 市场份额达到13.3%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 , 埃安等纯电车型的推出迅速拉升了细分市场销量 , 带动了A级纯电市场爆发 。 他预测 , 进入2025年 , A级车市场也将成为汽车市场新的增长极 , 高阶智驾将会成为20万元以下车型的新竞争力 。
综上所述 , 从外观内饰到智能化配置再到智能驾驶技术的搭载 , 广汽埃安的这三款车型无疑都是诚意之作 。 特别是前两款车型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 , 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了广汽埃安的整体销量 , 也算是推开了压在广汽埃安胸前的一块大石头 。
广汽埃安 , 雨过天晴?
可以说 , 为了推动新能源业务的发展 , 广汽集团倾其最佳资源于埃安品牌之上 。 举例而言 , 在2021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 , 广汽慷慨地注入了74.04亿元人民币现金 , 并额外通过广汽乘用车转让了价值35.57亿元的实物资产给埃安 。 此外 , 广汽还将旗下广汽研究院的600多名专业团队及部分核心专利赋予了埃安 , 确保其技术实力的强劲 。
埃安品牌因此得以独立运营 , 并接管了原广汽菲克的工厂 , 进一步壮大了其生产规模 。
埃安亦不负众望 , 自2017年成立以来 , 销量持续攀升 , 至2022年已成功跻身传统新能源车企的第一梯队 。 当年 , 广汽埃安全年销量高达27.1万辆 , 同比增长率高达126%;2023年更是实现了48万辆的销量 , 同比增长77.02% , 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榜上紧随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后 , 稳居第三 。
然而 , 进入2023年后 , 尽管埃安销量仍在增长 , 但增速有所放缓 , 且未能达成年初设定的50万辆销售目标 , 这为2024年的挑战埋下了伏笔 。

进入2024年 , 广汽埃安的情况变得不再乐观 。 其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12.63万辆 , 同比下滑39.7% 。
业内分析认为 , 这主要是由于广汽埃安早期依赖AION S、AION Y等车型在网约车市场的较高性价比优势实现快速增长 , 特别是AION S在2021年B端市场销量占比高达63.01% 。 但随着新能源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 , 加之网约车形象对C端市场的负面影响 , 导致整体销量下滑 。
尽管广汽埃安对埃安Y进行了焕新升级并推出新车型以图以价换量 , 但效果并不显著 , 与往年月均销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面对困境 ,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坦承:“今年(2024年)上半年 , 昊铂、埃安都没有上市新车 , 技术路线上暂未覆盖PHEV , 暂时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 。 ”
然而 , 转机在下半年悄然而至 。 随着埃安V、埃安RT等新车型的相继发布 , 广汽埃安的销量开始回暖 。 从8月起 , 单月销量逐渐逼近2023年同期水平 , 至12月更是超越往年同期 , 达到4.4万辆 , 同比增长0.27% 。 其中 , 埃安RT自11月上市以来 , 连续两个月实现月销过万;埃安V在12月也突破万辆大关 , 达到1.2万辆 。

不过 , 值得注意的是 , 主攻高端市场的昊铂品牌目前销量仍显平淡 , 单月销量均在2000辆左右徘徊 。 接下来 , 埃安能否借此势头扶起昊铂品牌 , 让我们拭目以待 。
埃安瞄准2025年
2025年 , 广汽埃安将在智能驾驶、插混技术及海外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 。
在新能源动力路线方面 , 广汽埃安计划在2025年正式启动增程与插混的多元化能源战略 。 在2024广州国际车展上 , 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正式公布了这一插混计划 。
事实上 , 凭借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广汽早在2012年便推出了首款REV、PHEV车型 , 而广汽埃安将依托母集团的强大技术支持 , 利用专属平台开发全新的增程和插混车型 。
据悉 , 继埃安V、埃安RT和UT之后 , 埃安将于2025年3月推出埃安V的增程版 , RT也将随后推出增程版本 。 未来 , 埃安推出的每一款新车都将采取双动力路线 。
智能驾驶同样是广汽埃安2025年的战略重点 。
2024年 , 广汽埃安已成功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引入15万元级市场 , 并初见成效 。 接下来 , 公司将继续深化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根据规划 , 2025年 , 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合作的L4级Robotaxi将实现大规模量产 , 完成从L2到L4的全面布局与领先 。

除了国内市场外 , 在国际化方面 , 广汽埃安已确认其为新的增长极 。
自去年以来 , 广汽埃安的出海步伐不断加快 。 2024年上半年 , 广汽埃安已成功进入19个国家和地区 。 7月中旬 , 广汽埃安泰国智能工厂也正式投产 , 预计年产量达5万台 , 并逐步扩能至10万辆 , 实现多款车型的共线生产 。
广汽埃安表示 , 力争到2025年实现海外销量翻倍 , 入驻国家数量也实现翻番 。
目前 , 广汽正在加速建设印尼工厂 , 预计明年初投产 。 届时 , 广汽集团将以“泰国+印尼”双工厂为核心 , 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 , 并辐射全球 。
未来 , 广汽埃安还将进入卡塔尔、墨西哥等国家 , 计划在亚太、欧洲、中东、美洲等地构建全球产销基地 , 进一步扩大国际战略版图 。
作为广汽集团“番禺行动”三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广汽埃安肩负着提升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的重任 。 该计划旨在到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 , 挑战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00万辆的目标 。
近期 , 网络上曝光了一份《广汽集团组织机构调整方案》 , 显示广汽集团将整合传祺与埃安营销领域 , 设立品牌营销本部 , 包括传祺营销本部、埃安营销本部、昊铂营销本部 。 在业内看来 , 此举被视为广汽集团提前避免内部竞争 , 统一营销力量的战略部署 。
综上所述 , 广汽埃安将在纯电与增程双动力、智能座舱与高阶智能驾驶双驱动、国内与海外两大市场并行发力的战略下 , 于2025年迎来全面发力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