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坛虽然不如盛唐那样大佬云集 , 但也出现了极具创新特色的诗人 , 正如“诗鬼”李贺 。
李贺仅靠二十余年的创作就能和李白、李商隐 , 共称“三李” , 足以见李贺才情 。 然而 , 这位一辈子受困于瓦舍书房的病弱才子 , 也有着一颗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心 。
一首“男儿何不带吴钩 , 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 , 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 , 短短四句 , 就惊艳千年 。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诗鬼”李贺只活了27岁,短短四句诗,却惊艳了千年】少年成名 , 誉满京城
李贺 , 字长吉 , 公元790年出生在福昌县昌谷 , 也就是现在的洛阳 。 文人傲气 , 他一直坚信自己有李唐宗室的高贵血统 。 然而实际上 , 他这个王孙连李氏嫡脉都算不上 , 到他的父亲李晋肃的时候 , 早就家道衰落了 。
李贺从小就表现出自己超人的才情 。 李贺每天出门会骑着驴 , 在驴背上放个锦囊 , 想到好句子了 , 就写好丢进去 , 晚上就整理自己的锦囊 。 别人家父母都是怕自己孩子不读书 , 李贺的母亲却整天担心李贺太勤奋 。
他的母亲看到他锦囊里有这么多诗句 , 忍不住哭诉说 ,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 成语“呕心沥血”就是这样来的 。 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 , 李贺早逝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文学上太过刻苦 。
文章图片
李商隐在《李贺小传》里说 , 李贺是“细瘦 , 通眉 , 长指爪” , 身形消瘦 , 两条眉毛是连在一起的 , 手指还特别长 。 所以 , 带给他名气的不仅是才学 , 还有他具有特色的外貌 。
《唐语林》记载 , 18岁的李贺已经小有名气 , 他自信地拿着自己的《雁门太守行》拜访大文豪韩愈 。 韩愈只读到第一句“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就惊为天人 。
韩愈最喜欢李贺这样有才华的后生 , 例如他还很欣赏孟郊、贾岛这类出身贫寒的苦吟诗人 。
李贺凭借自己的才华 , 成功加入了韩愈文人集团 。 韩愈坚信 , 这位年轻人一旦走出自己的书舍 , 立马会像出鞘的宝剑一样光芒四射 , 轰动朝野 。
文章图片
仕途不顺 , 郁结于心
公元810年 , 为父亲守孝三年后的李长吉正准备大展宏图 。 他年仅21岁 , 就轻而易举地通过了河南府试 。 本来按照计划 , 年底李贺入京 , 就能走登科 , 入仕途 , 一步到位 。
万万没想到 , 进士考试开考之前 , 就有人放出流言 , 说李贺的父亲名字叫晋肃 , 谐音进士 , 所以李贺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 。 人言可畏 , 何况是重孝道的古代 , 李贺只有无奈放弃科考 。
这些指责李贺的人 , 很明显是嫉妒李贺才情 。 韩愈坚持为李贺说话 , “父名晋肃 , 子不得举进士 。 父名为仁 , 子不得为人乎?”但也于事无补 。
文章图片
寒窗苦读二十年 , 只为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好学生 , 突然失去了考试这条路 , 怎能不痛苦呢?对文学而言 , 人生的悲剧或许能成为文艺创作的温床 , 李贺也确实获得了成功 , 后人觉得是福 。 对当时的李贺本人而言 , 却是天大的打击 。
公元811年 , 韩愈想办法给了李贺一个奉礼郎的职位 。 但是这样的官职并不能使李贺满意 , 他明明可以有更高的成就 。 这一切使他内心更加敏感 , 更加哀愁 。 李贺此刻的满腹悲愁都被投注在了他的诗歌中 , 形成了他想象奇特、色彩浓烈的艺术风格 。
“长安有男儿 , 二十心已朽”(《赠陈商》) , 他心情低落 , 情感枯竭 。 “归来骨薄面无膏 , 疫气冲头鬓茎少”(《仁和里杂叙皇甫》) , 他年纪轻轻却愁白了头 。
文章图片
他做官期间 , 结识了不少人 , 例如《赠陈商》的陈商 , 还有《李凭箜篌引》的李凭 。 《李凭箜篌引》中 ,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蕴含神话与想象 , 正是李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鬼”风格写照 。
沙场豪情 , 力不从心
奉礼郎这个职位很清闲 , 一般就在祭祀朝会时 , 引导君主和臣子的跪拜之礼 , 这大概是现代想要躺平的人心中的完美工作 。 但是李贺的志向 , 怎么可能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九品官职上?从文入仕途再无希望 , 李贺心中“提携玉龙”的火苗再度燃起 。
- 【爱历史】曹魏版诸葛亮,实力远胜司马懿,却在《三国演义》中被写成草包
- 【游戏世界】王者荣耀:视野小精灵的欺骗,我称他“三不见”
- 【游戏世界】《永劫无间》同人是恐怖小说?无头胡桃回家探亲,武田一怒灭全门
- 【就爱时尚】上了年纪的女人:出门最忌穿卫衣,换成这些气质单品,显贵又体面
- 【历史故事】明朝用47万大军征讨他,四路大军全被击败,此人是谁?
- 【历史故事】夏侯惇为将多年,地位崇高,为何其战功寥寥可数?
- 【历史故事】常山赵子龙战功无数,千年后被证实是女人,有刘备的亲笔日记为证
- 【爱历史】他的军事造诣比韩信还高 死后被尊为雹神 留一名言沿用至今!
- 孕妇盖片什么时候吃最好的
- 自己葡萄酒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