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何会打压门阀士族?加强皇权稳固自身位置,扶持寒门


武则天为何会打压门阀士族?加强皇权稳固自身位置,扶持寒门
文章图片
在两汉四百多年间 , 我国社会开始逐渐出现一批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豪强地主阶级 。 他们凭借着手中的土地不断积累势力 , 并通过经济和政治两种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 并最终成为雄霸一方的豪族 。
在魏晋南朝时期 , 这一现象达到顶峰 , 整个东晋王朝更都是门阀士族的天下 , 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门阀政治 。 直到隋唐建立后 , 这一情况才得到缓解 , 门阀士族们地位呈现出下降趋势 。 直到武则天即位后 , 这一情况再度加剧 , 极大调整了整个中国的社会秩序 。
一、门阀士族的地位下降是历史发展趋势
1、门阀士族随着东晋的建立而兴盛
随着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发生 , 整个中原社会瞬间陷入无穷的动荡之中 , 好不容易才呈现出恢复之势的社会经济遭到了堪称毁灭性的打击 。
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被破坏外 , 整个西晋王朝的国力也在这场动乱之中大幅度下降 , 除了西晋王朝因此而在北方胡人的冲击下灭亡外 , 作为皇室的司马氏家族 , 更是在本就强势的士族面前不再具有主导地位 。
大批北方汉人被迫南下迁徙 , 并于当地建立了东晋王朝 , 从而形成了南北朝相对立的局面 。 纵观整个东晋王朝 , 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不曾真正掌握过国家实权 , 他们更多地成为了各方士族们达成表面和谐统一局面的代表 。

武则天为何会打压门阀士族?加强皇权稳固自身位置,扶持寒门
文章图片
2、武功军威成了打破门阀政治的有力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 , 东晋王朝便开始了长达一百年的士族门阀政治局面 , 世家大族垄断官位 , 寒门庶族则永无出头之日 。 然而 , 也正是因为这种内部不和谐的情况 , 导致东晋王朝对外基本一直都处于积贫积弱的状态 , 完全无法承担起完成北伐大业的任务 。
但是 , 北伐又始终是汉人心中最为宏大的愿望 , 这就使得掌权的士族几乎都把北伐统一作为了自己的宣传口号 。 简单来说 , 谁要是能够完成北伐 , 谁就能够从民心和实权两个层面来夺得大权 。 这个任务很艰难 , 但其最终的回报同样丰厚 。
武则天为何会打压门阀士族?加强皇权稳固自身位置,扶持寒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 , 出生于寒门的刘裕便是靠着积累赫赫军功与独到的政治手段 , 最终达到了代晋建宋、自立为帝的目的 。 作为一个从底层一步一步爬到皇帝位置的阶级跨越者 , 刘裕深刻知道门阀政治对整个社会的破坏是有多么的巨大 。
因此 , 虽然刘裕在位期间仍然重用了不少士族出身的官员来治理国家 , 但他却颁布了更多限制士族扩张、扶持寒门发展的政策 , 尤其土断政策实施更是直接打击到了门阀士族存在发展的基础 。
此后宋齐梁陈四代王朝不断更迭 , 门阀士族的地位则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 。 到了隋唐建立之后 , 门阀士族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削弱 , 不再拥有之前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能量 。

武则天为何会打压门阀士族?加强皇权稳固自身位置,扶持寒门
文章图片
二、唐朝统治者针对于各地门阀士族的削弱
1、唐朝皇室着力于削弱士族
唐朝建立后 , 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重新遭到洗牌 , 不过这次洗牌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片盛世景象 。 一方面 , 唐太宗、唐高宗及武则天三代统治者都励精图治 , 对内注重发展本国经济与文化 , 对外则强大军事实力、征伐连年胜利 , 将唐朝带入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顶峰当中 。
另一方面 , 当时的门阀士族势力虽然已经在宋齐梁陈和隋这几代王朝的更迭之中遭到了不少削弱 , 但早已绵延兴盛长达几百年的士族文化却并未就此消散 , 依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
在当时人们的心目当中 , 一些显赫的门阀士族仍然拥有相当之高的地位 , 甚至还超出李唐皇室 , 《氏族志》的初期编写便针对于这个现象的重要措施 。
唐太宗曾下令高士廉等官员修撰《氏族志》来刊正姓氏 , 可谁曾想在这本《氏族志》当中 , 山东士族仍然被视为第一等 。 这令唐太宗大为不满的同时 , 也更加感受到了打击这些士族的紧迫 。
虽然唐太宗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扶持自己身边新的政治集团 , 但从客观角度上来说 , 这仍然为降低士族们的社会地位起到了一定作用 。
此外 , 伴随着科举选官制度的出现和盛行 , 大量寒门庶族得以通过考试这一方式来完成自身阶级的跨越 。 即便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了艰辛和不为人知的苦痛 , 但相比于原先取官完全依靠门阀来说 , 情况已经改善了太多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