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3万汉军击败20万赵军,韩信一战成名
前204年 , 3万汉军背水列阵 , 与20万赵军进行肉搏战 , 汉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量 , 无不以一当十 , 个个如同打了鸡血 , 将赵军打得落花流水 。 井陉之战 , 3万汉军逆袭成功 , 20万赵军几乎全军覆没 , 主帅陈馀被杀 , 赵王、李左车被俘虏 。 经此一战 , 韩信名震中原 , 成为名将 。
刘邦不能在关中称王 , 只能去汉中当一方土豪 , 他对项羽非常不满 。 齐国动乱 , 项羽出兵镇压 , 刘邦乘机“暗度陈仓” , 杀入关中 , 然后东征 , 参与逐鹿中原 。 可惜 , 刘邦军事能力一般 , 彭城之战 , 项羽3万精兵击败汉军56万 , 刘邦扔下父亲、妻子后 , 狼狈逃窜 。
文章图片
56万汉军损失殆尽 , 刘邦只好“突袭”韩信大营 , 夺取兵符 , 恢复元气 。 韩信手中没有兵 , 但还要打仗 , 只好招收3万新兵蛋子 , 拿来练练手 。 谁知 , 就是这三万新兵蛋子 , 居然击败赵军20万精兵 , 取得井陉之战的巨大胜利 , 让“背水一战”故事流传千古 。
占据井陉关 , 麾下有20万精兵 , 陈馀优势明显 。 此时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李牧孙子李左车认为 , 韩信远道而来 , 汉军希望速战速决 , 我们不能上当 , 千万不要立刻进行决战 。 汉军兵力少 , 且远道而来 , 粮食运输线过长 , 后勤无法保障 , 这是他们的弱点 。
分析双方优缺点后 , 李左车提出击败韩信的策略:自己率3万兵马截断汉军粮食运输线 , 大帅(陈馀)率主力坚守井陉 , 无论韩信如何挑衅 , 都不要出战 。 只要粮食运输线被截断 , 城下汉军求战不得 , 又饥饿难耐 , 韩信只能撤兵 。 到时 , 赵军前后夹击 , 韩信必败无疑 。
文章图片
作为李牧的孙子 , 李左车谋略果然高超 , 但陈馀太过迂腐 , 他思想还停留在“贵族时代” , 与宋襄公有得一拼 。 所以 , 陈馀非常爽快地拒绝了李左车建议 , 他想跟韩信正面对决 , 堂堂正正地打一场 , 如此才能赢得光彩 , 赢得有价值 。 思想迂腐 , 陈馀注定要惨败 。
得知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建议 , 韩信松了一口气 , 他有信心获胜 。 韩信派2000兵马悄悄绕道敌后 , 伺机行动;主力则渡河列阵 , 背水迎敌 。 前有20万赵军 , 后有滔滔江水 , 汉军陷入绝地 。 汉军背水列阵 , 陈馀嘲笑韩信无知 , 说他不懂兵法 , 便出动主力攻击 , 赵军倾巢出动 。
20万赵军杀来 , 汉军无路可退 , 只能奋起拼杀 , 以求得一条活路 。 如此 , 汉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 个个如同打了鸡血 , 双方短兵相接 , 战斗十分激烈 。 这时 , 事先绕道的2000汉军突袭赵军大营 , 插上汉军旗帜 , 并大声呼喊 , 宣告自己“获胜” 。
文章图片
赵军看到大营沦陷 , 以为汉军已经获胜 , 顿时没了斗志 , 纷纷溃败 。 汉军乘势追击 , 开启了“收割人头”之路 。 20万赵军几乎全军覆没 , 陈馀被杀 , 赵王、李左车成为俘虏 。 韩信欣赏李左车 , 让他充当汉军谋士 , 为攻取燕国、齐国献策 。
背水一战 , 置于死地而后生 , 韩信对兵法的运用炉火纯青 , 不愧是“兵仙” 。 但是 , 成功不能被复制 , 后世就没人能将“背水一战”玩得转 。 三国时期 , 徐晃效仿韩信故事 , “背水一战” , 结果被赵云痛打 , 狼狈不堪 。 可惜 , 韩信政治水平不行 , 被吕后轻易“诱捕” , 被宫女装在麻袋中 , 用竹签刺死 。
【井陉之战:3万汉军击败20万赵军,韩信一战成名】参考书目:《史记》
- 战国末期上党之争,长平之战,赵国君臣真的是鼠目寸光?
- 74师3万人在孟良崮被消灭,却只缴获了1万支枪,枪到哪儿去了?
- 话聊唐朝:怛逻斯之战,唐朝中亚势力受挫
- 襄樊之战关羽战死,那么曹操和孙权付出了什么代价?
- 三国“襄樊之战”中,孙权若不支援曹操,关羽能否击败张辽徐晃?
- 北周第一次灭齐之战,举倾国之力却只是为了摸透北齐的底子
- 襄樊之战,如果孙权不帮曹操,关羽能否打败徐晃
- 苏轼的念奴娇,为何只写周瑜而不写诸葛亮?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 阴晋之战时50万秦军被5万魏军击败,魏国是如何做到的?
- ''最低调''的中国隐形首富,拥有3万亩地皮,却始终不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