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寒时节 , 江南的蜡梅正开得如火如荼 , 再过一周即是立春时节 , 梅花仿佛嗅到了春的气息 , 一些早花品种已经耐不住性子急着在枝头零星的绽放美颜 , 至此“两梅”花期出现重叠现象 , 在农历腊月里齐放光彩 , 迎接牛年的到来 。文章插图
盛放中的蜡梅文章插图
部分素心蜡梅品种正处于变色时期文章插图
大部分还在含苞待放的梅花文章插图
少部分早花梅花品种已开放
众所周知 , 蜡梅之香沁人心脾 , 正所谓“疑是黄酥点缀 , 清雅喷幽香 , 一花香十里 , 更值满枝开 。 ”蜡梅之花色“疑初割蜂脾蜜” , 即蜡梅以蜡黄为基色 , 亦有杏黄、金黄、土黄、绿黄、浅黄和白黄等 , 其中金黄最令人赏心悦目 。 隆冬腊月始 , 万物萧索 , 佳境难觅 , 唯蜡梅不畏严寒 , 傲霜绽放吐露芬芳 。 正所谓“园林萧索 , 亭台寂静 , 万木皆冻凋伤 。 晓来初见 , 一品蜡梅芳 。 ”其花期因品种不同而有先后 , 早的11月初始花 , 晚的次年2月初开 。 一般来说 , 温暖地区 , 花期较早;寒冷地区 , 花期较晚 。
至于梅花其香味稍逊色于蜡梅 , 为“暗香”;花色繁多 , 白色至紫红色均有;始花期在长江以南地区多见于农历春节(2月)前后 , 也有极少在腊月里初开的早花品种 , 花期虽有重叠 , 但多于春节后盛放 , 此时的节气多在立春之后 , 即梅花实则为春花 。 其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蜡梅
落叶灌木;叶片对生;花中被片花瓣状 , 花色以黄色为主 , 内被片常素心状或带有不同程度的紫纹 , 部分素心品种开花过程中有变色现象;芳香;雄蕊数目小于10个 , 花朵半开时雄蕊张开 , 完全展开时常处于闭合状态;幼枝四方形 , 灰褐色;果托近木质化 , 坛状 , 干时乍看像蓑蛾的蓑囊 , 可在枝头挂一年左右;瘦果 。 一般早花品种结果少 , 晚花品种结果量大 , 猜测可能与其开花时温度有关 。 此外 , 蜡梅在开放过程中 , 花型多变 , 花被片会明显伸长 , 质地“薄如蝉翼”且有蜡质光亮 , 花谢时 , 花被片皱缩脱水或在枝头宿存或整朵脱落 。文章插图
蜡梅(灌木)文章插图
梅(小乔木)
梅文章插图
落叶小乔木;叶片互生;有花瓣 , 花萼宿存;单瓣品种常为5瓣 , 稀6瓣 , 亦有半重瓣或重瓣品种;雄蕊数量多 , 开花时散开 。 幼枝常绿色 , 圆柱形 , 杏梅型小枝为红褐色;核果 , 近球形 , 成熟时变黄 , 一月左右全部脱落 , 园艺上很多观花品种多不结果 。 梅花开花过程 , 花瓣大小和花型基本不变 , 不透不亮 , 花谢时花瓣散落 。文章插图
蜡梅果托文章插图
蜡梅瘦果文章插图
梅花核果 , 熟时黄色
因两者产区比较接近 , 均起源华中地区 ,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至黄河流域 , 耐寒程度相仿 , 在寒冷季节或春寒料峭时节花期有重叠 , 故常被古代文人混淆 。 如把“岁寒三友”定义为“松、竹、梅” , 而这里的“梅”究竟指代的是梅花 , 还是蜡梅 , 是有争议的 。
公园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997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蜡梅|气温回暖,上海植物园‘两梅’腊月齐争辉】素材来源:上海植物园
- 冬季|气温下降 冬季里的“御寒宝典”
- 感冒|春季气温干燥,孩子多吃清热菜,化痰止咳,预防春季感冒,身体好
- 脑血管疾病|气温骤降,每21秒就有1人死于这种疾病,专家提出:日常细节是关键
- 营养素|冬季气温起伏大易诱发感冒 如何提高免疫力?
- 抑郁|关注冬季健康:气温骤降 警惕面瘫、抑郁“造访”
- 过冬|健康过冬的生活小贴士
- 并发症|当心!气温低儿科门诊患儿翻倍
- 流行性感冒|健康科普| 对流感
- 杨红忠|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高发,长沙一家医院呼吸科5天接诊千余例
- 出血热|预防出血热,科学防控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