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_本文原题: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 , 藏在这座苏中小城 , 门票20几乎没游客
说起“郑板桥” , 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 , 他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画家 , 曾在山东潍县、范县任县令 , 后客居至扬州以卖画为生 , 其诗书画被称之为三绝 。 众所周知 ,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 很多人都误以为郑板桥是扬州人 , 其实不然 , 他是江苏兴化人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在江苏兴化 , 建有一座“郑板桥故居” , 坐落在兴化板桥路7号 , 故居坐北朝南 , 与很多名人故居相比 , 郑板桥故居要低调许多 , 没有飞檐翘角的门头 , 也没有雕梁画栋的装饰 , 看起来非常古朴素雅 , 我们也是在去兴化老街的途中经过这里 , 看到“郑板桥故居”五字后就进去参观了一番 , 门票20元每人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郑板桥故居原本荒废了 , 后来重新修缮后对外开放 , 故居拥有前后两进 , 包含正屋、门楼等房屋共8间清代民房建筑 ,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在故居的房间内陈列着郑板桥先生的生活用具、书画复制品以及平生资料等 , 是了解和学习郑板桥先生的最佳去处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之前曾去过很多名人故居 , 郑板桥故居算是其中最小、最简陋的一座 , 但建筑粉墙黛瓦、兰竹萧疏 , 颇具古色古香的气息 , 也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先生“室雅何须大 , 花香不在多”的原貌 。
兴化本身就少有竹子 , 但在这一带却比较特别 , 尤其是郑板桥故居中 , 院落中竹影婆娑 , 环境幽静 , 也难怪郑板桥先生笔下的竹子是那么的超凡脱俗 , 也是先生“无竹不居”的真实写照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郑板桥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 , 在这里度过其青少年时代 , 到了乾隆元年时考中进士后才走出了家门 , 开始了其做官的生涯 , 辞官后的郑板桥先生到了当时的扬州定居 , 并以卖画为生 , 在扬州卖画期间还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故居内的摆设基本是按照最初的模样设置 , 整个故居本身就不大 , 又划分出了8个房屋及庭院 , 使得房间也非常的狭窄 , 一张床、一橱柜几乎就占满了整个房间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郑板桥的名气很大 , 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其故居所在地 , 藏在这座江南小城中 , 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冷清的 , 来这里的游客很少 , 即便门票也只要20块钱 。 我们去的那天 , 门票优惠价10元 , 进去参观时除了我们一行人外 , 也未看到其它游客的身影 , 让人唏嘘不已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历史上的郑板桥家里有一座后花园 , 即拥绿园 , 比较可惜的是拥绿园毁于兵火 , 如今在原来的神貌基础上重建了一座拥绿园 , 与故居一门之隔 。 走进拥绿园 , 园林规模不大极为安静 , 除了一座凉亭、楼阁外还种植了许多的竹子 。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置身其中 , 外面车水马龙的声响瞬间消失不见 , 给人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 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 。分页标题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
本文插图
【冷月印记|江苏“最冷清”的名人故居,藏在这座苏中小城,门票20几乎没游客】不知道 , 你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江苏兴化的“郑板桥故居”?对这座故居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机会 , 你会到这里游览参观吗?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