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央行新规扫码限额 500 其实和你没啥关系。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放心,央行新规扫码限额 500 其实和你没啥关系。’,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健康摘要: 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jjbd21)
正文开始:
来源:差评(chaping321)
各位看官,最近有没有听到过最近央行推出的《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 》?
央行又双叒叕要动移动支付了???
周围的小伙伴听说这个事情,义愤填膺的和笔者吐槽,说央行就喜欢搞这种 “ 打不过你就限制你 ” 的套路,限额 500 难道我又要带现金了?!
笔者感觉央行不能这么不关心形象耍流氓吧。。。好好读了读 《 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 》的全文。
字儿还挺多。。。
发现这个新规其实对大部分遵纪守法的人影响不算太大,各位不用被那些新闻标题吓唬到。
说实话,中央的规定每次都写得晦涩难懂,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说他们不关心形象可能是真的,但是真没耍流氓。。。
差评君这就挑些重点和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给大家好好捋(shui)一捋(pian)。
首先,要给大家说清楚两个概念,分别是付款扫码和收款扫码。
付款扫码就是用户主动去扫商家的二维码,一般会打印出来以物理形式
(一张纸)
存在,又叫静态码。收款扫码就是用户自己打开支付软件生成的二维码,让商家拿扫描枪来扫,这个二维码会实时更新,所以又叫动态码。
这俩概念有数以后,咱们来关注几个涉及数字的敏感点。
首先是每人累计 500 块限额。
新闻标题可能看起来挺可怕的,实际上新规是出于安全考虑,对便利性牺牲挺有限的。
首先,央行把条码支付按照风险防范能力划为了 A 、B 、C 和 D 四个等级,交易额度由高到低排列,分别对应自定义, 5000 元, 1000 元 和 500 元。
(这个原因一会儿说)其中,由于静态码安全性比较低
一般只用静态码让客户扫的都是些小商户,类似于奶茶店,煎饼摊或者小卖部之类的商家,2017 年这种消费场景大数据显示 95 % 的情况下都低于 500 块,平均才 108 块~
一旦实施起来,也只是你对于同一家只用静态码的奶茶店当天累计消费不能超过 500,你哪怕买了 500 块钱奶茶,换成隔壁煎饼摊你还是能买 500 块钱煎饼~
收钱方没有日累计限额,卖煎饼月入好几万依然可能~
对于消费比较高的场所,商家需要主动扫客户的动态码,否则不能套用比较厉害的 A 、B 和 C 三个等级,不能向同个客户收超过 500 块的钱。
也就是说,你要去豪华餐厅吃个饭,超过了 500,商家要收钱只能他们主动扫你的码。
规定里提到的有效要素就是你的支付宝密码,指纹之类的安全验证信息,也就是大额交易的时候你自己要多操作一步,验个指纹,输个密码而已。
至于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这玩意儿该商户操心,这种单个客户当日消费超过 5000 块的商家不算太多,而且这样的高消费场所除非是干黑产的否则一般情况下证件也挺齐的。
嗯。。。这种煎饼果子应该不多。。。
另一个敏感点就是微小商户的收款限额每日累计 1000 元和月累计 1 万元,其实也并没有逼死小商户的意思,因为这个限额只针对信用卡。
而且很多开通条码支付的微小商户根本没开信用卡渠道,因为舍不得手续费。。。
大商户不适用上面的规则,而且高消费场所反正有条码以前就在付 POS 机手续费了,早就习惯了。。。
总而言之,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没什么太大影响,主要是商家稍微操点心,你该剁手还是剁,没人拦着。
折腾了半天,原因是什么呢?
说白了,是为了保护财产安全和监管不法行为。
你如果读完了差评君上文捋过的新规,可以看到静态二维码被限制的很大,因为个人商户申请难度很低,也不太安全。
现在骗子也与时俱进,偷偷换个二维码就能骗钱,反正静态码本身就贴那儿不会自己变,还有的技术流往里面嵌木马的。。。
盖在共享单车二维码上面,一个不注意钱就没了
现在静态码被限额,一方面让用户最多被骗 500 元,提前防范,另一方面也算是在鼓励商家使用动态码。
笔者再给大家说个自己身边例子:有个朋友说去商场买首饰,营业员表示扫个人静态码可以优惠几百块,我的朋友觉得几百块干啥不要,完成了交易。
的确,对消费者来说没啥区别甚至还能优惠,但是对于商家来说,可以隐藏商家账目来减少营业额避税,也可以避开有的商场对于高消费商家的抽成。
另一个问题就是用二维码来做信用卡套现了。
首先,还是因为个人申请商户二维码太容易了,比如说下面这位公司里的小伙伴没事儿就搞了个,还挂脖子上天天晃来晃去整得跟卖身似的。。。
申请了以后除了做买卖收款还能干嘛呢,给大家看一眼这个商户码的操作界面。
这个提现本来就是一般商家提取营业额用的呗?
在大撸逼
(简称 dlb,也就是羊毛党)
手里,可以这么玩儿:首先申请信用卡和花呗渠道,每笔金额会收千分之 8 的手续费。
然后自己刷这个码,假设用信用卡消费 1 万元,扣除手续费 80 元,这样就可以提 9920 元的现金了。
这么做干啥呢?
首先这个 dlb 获得了消费 1 万块所得的信用卡积分,然后提出来的现金可以拿去买个基金。
信用卡账期算 30 天,手续费摊下来每天 2 块多,只要基金收益算到每日不少于这个数,就等于空手套积分,有时候基金上说不定还能赚,而且现在信用卡账单普遍可以分期还。。。
dlb 也有被反薅的。。。
现在出了下面这个规定,结合静态码单日限额,这种撸法基本上没什么活路了。
所以说,这一次央行做的事情真不是靠政策恶意挤压支付宝和微信,而是作为一个官方机构,对财产安全以及交易监管方面做出的应尽的责任。
而且这个新规定对于日常消费场景影响不大,我们大部分人几乎不需要对此做出什么改变。
也许这个新规没有完全包括一些极端但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例如在路边卖 501 块的煎饼)
,但是在差评君看来,建设国家是个工程,工程就是在找不到完美方案的时候做出最优解,它也还可以一步步完善。差评君对此唯一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希望中央发点儿什么的时候能用白话解释一下,真的太特么难懂,太容易产生误解了。。。
欢迎关注下列公众号:
- 电热水壶烧水比塑料还“毒”?教你1个方法,以后可以放心喝水了
- 央行证监将统一监管评级行业 债市互通获实质进展
- 市民34年前的80元央行存单兑付了:本息162.7元
-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医生:符合这3点,放心吃!
- 央行徐忠:金融监管政策不尊重市场规律 导致效果南辕北辙
-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面对现实
- 南京秋季放心家装节周日举办
- 独家丨央行在深圳设立金融科技公司,运营贸易金融区块链
- 易纲:央行定向降准 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增值税
- 光明日报:故宫的“慢作为”让人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