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欢迎加入《30天让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计划!

今天我们启动第3个好习惯,请按以下步骤参与~

第一步   和孩子一起听故事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第二步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铭爸shuo:相信我!我们花在唠叨、发脾气以及不停催促上的时间,加在一起可比游戏的时间多得多!

稍有早教常识的家长都知道:幼儿的学习都是在游戏中发生的。事实上,人类的童年期之所以越来越长,就是为了使人拥有更多的游戏时间,即学习时间。

因为认识不到游戏的价值,所以导致以利益为驱动的成年人,常常忽视游戏对孩子成长的价值。我深深地相信:一旦你也和我一样认识到游戏育儿的价值,一定会想到很多解除育儿烦恼的妙招。

今天我就来抛砖引玉,谈谈怎样通过以故事为诱因,巧妙利用游戏帮助孩子养成守规矩的好习惯。

 由故事延伸出的游戏 

今天的故事《图书馆的狮子》,是一本绘本获奖无数,长期稳居国内外各大童书畅销榜的经典绘本。

故事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一头狮子大摇大摆走进了图书馆……东闻闻西蹭蹭……最后对听人讲故事产生了兴趣。(小孩子不正像这头狮子一样吗?)

因为狮子不明白图书馆里的规矩,第一次违反了,但是很快它就改正,并且开始帮管理员麦小姐做事情,完全是个三好少年的样子。可是后来麦小姐出了意外,狮子为了救她而再次违反了规定……

通过收听这个故事,让小朋友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要遵守规矩,以及某些情况下规矩是可以被打破的——就像我们在教孩子诚实的同时也要告诉他“坏人是可以骗的”一样。

作为家长, 故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一起订立他能理解的必要的规则,然后给予充分的自由和违反规则时的提醒。下面做应用举例。

例1: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伤害自己

解决方案:

首先反思孩子的这一行为有没有违反国际上通行的“三不原则”:不伤害自己,不妨碍他人,不破坏环境。由此可知,孩子这样做容易噎着和不消化,违反了“不伤害自己”的原则,所以,需要为他订立相关的规则。

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先通过介绍人体的绘本或者图片让他了解一下人的消化系统,然后用他能理解的语言让他明白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危害,以及你对他的担心

最后,再跟他商量制定规则:“你可以选择吃完饭再看,或者是看完再吃,但是不能边吃边看。”规则制定好了以后,在规则范围内孩子将得到最大的尊重和自由——这也会让他逐渐明白规则是为了保护他,而不是限制他。当他不小心违反的时候,我们家长会友好地提醒他,帮助他形成遵守这一规则的习惯。

例2:当你在家工作的时候,孩子乱跑乱闹打扰到你——妨碍他人

解决方案:

孩子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国际上通行的“三不原则”中的“不妨碍和伤害他人”。虽然如此,但是如果我们直接对孩子说:“请你安静!”并不能让孩子理解为什么以及我安静下来该怎么办。所以,孩子最多安静两分钟,又开始闹腾了。

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告诉孩子他具体什么行为对你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以及你的感受。比如对孩子说:“宝贝,你在家里跑来跑去,弄出很大的声音(明确具体的行为),这会影响了我专心工作,如果工作做不好,我的老板会批评我(对你造成的影响),我会很不开心的(你的感受)。”

一般情况下,没有孩子会故意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更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不高兴。当孩子了解了自己的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以后,就会思考自己该怎么办。

这时候,你不妨和他一起想办法,给他一些启发:“你可以坐下来画画,或者看看书。”“你也可以和XX一起去外面玩”……只要你们能够想到好主意,在你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之间达到平衡,他一定会积极配合你的。

例3:孩子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解决方案:

和例2的解决方案一样,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具体什么行为对环境造成了怎样的破坏,以及你或者物品的感受(孩子都活在童话世界,物品是可以有情感的)。比如对孩子说:“宝贝,你把垃圾扔到地上(明确具体的行为),地板变得很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地板娃娃肯定很伤心(物品的感受)。

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办法把守规矩这件事情变得更有趣,比如可以玩小警察游戏

小警察游戏

因为,每次制定一个规则后,刚开始都是家长在主导,在扮演教师和督导的角色,但是如果总是让孩子处于被教育和被监督的地位,容易引发孩子的自卑和逆反——“我总是做不好,你总是来管我”。所以,我们大人不妨在孩子已经明白某个规则的情况下,不露痕迹地故意去违反那个规则,并且留下线索,让孩子来充当警察的角色来监督提醒你……然后你再夸奖他,感谢他帮助你改正。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更好地遵守规则,而且也从你的言传身教中学会了知错就改。

总之,运用这个策略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要“让孩子充分了解规则的必要性,以及掌握使用规则的主动权”,让他觉得规则是为了保护他,而不是限制他

聪明的爸妈们,让我们脑洞大开,把孩子不爱遵守的规则想一遍,看看能想到什么好主意。(欢迎下方留言,还有机会赢得奖品哦~)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我想的培养规则意识的游戏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总结“小孩子都是好游戏的”,因为好做游戏,所以他们会很愿意遵守游戏规则。所以多让孩子和同伴一起做游戏,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上课时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妨和他玩一个“当小老师”的游戏,让他扮演老师,家里其他人都来扮演孩子,让他也尝尝老师遇到小朋友不遵守上课纪律时的感受。有了换位感受,才会有换位思考,才会有主动调整。

再比如:对于没有遵守交通规则意识的孩子,我们还可以跟他玩“红绿灯”的游戏。利用卡纸自制的红绿灯模型,和孩子分别扮演交警、汽车、行人,让他有机会在游戏中体验规则,消化规则。

总之,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在哪方面缺乏规则意识,多半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用游戏这个语言跟他沟通过。所以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花一点点小心思,设计一个游戏,让孩子和我们一起玩,就很容易搞定了。

 你发明的游戏 

(你才是孩子的游戏专家)

作为最了解你孩子的人,你是否得到了一些启发呢?欢迎把你想到的好游戏在下方留言给我们,或者也可以留言提出你的疑问,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要相信:集体的力量很容易带动个人的行动,借用佛教术语,这就是“加持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转变思维,直面问题,小P孩那点事儿,难不倒我们!

今天,分享了关于守规矩的好习惯养成法,当然这只是个开始,往后的20多天里,希望大家能够切实地在日常育儿过程中刻意想到,刻意用到。明天我们将开启下一个好习惯按钮~

温馨提示:

请明日20:00,在“爸妈堂”后台的菜单栏里查看下一个好习惯如何养成

↓↓↓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以下为本次活动介绍,已报名者可忽略)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30天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

活动简介

心理学家发现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但是需要孩子养成的N个好习惯,可等不了一个又一个的21天,孩子的许多好习惯,都想在日常生活中齐头并进地养成。

心理学家还说了:要养成好习惯必须锁定刻意练习。但是家长刻意地命令和唠叨,

只会给孩子带去伤害和逆反。因此,我们建议您和我们一起:30天里锁定7个好习惯,有心而无痕地帮助孩子去养成。7天依次聚焦7个好习惯,1星期为一个周期,循环4周,每个习惯都得到21天的训练机会。

活动详情

本期为此次活动的第一季,我们从家长反映最多的84个问题里,精挑细选出7个亟待孩子养成的好习惯: 1 不挑食、2 爱刷牙、3 爱洗澡、 4 讲卫生、5 守规矩、6 爱早睡、7 担责任,利用儿童喜欢重复听故事做游戏的心理,精选7个对应的世界级经典绘本故事,特邀电台知名主持人倾情演绎,打造让孩子着迷的“声音动画”,并根据著名的《游戏力》一书,精心设计有趣的习惯养成游戏,开发出这套超级“故事游戏育儿大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用他的语言,才能最有效地让他接受大人的教导。

——《游戏力》(美国亲子出版奖金奖)

没有门槛!没有浮夸!只需爱宝贝却正为习惯发愁的你!当然和以往一样,我们也有奖品作为参与活动的福利哟    ▼▼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福利1、按本文提示留言,待活动结束,所获点赞数最多者将获得一套价值60元的精美幼儿杂志《幼儿画报》

福利2、我们将从留言者中抽取1名幸运者,同样送出一套价值60元的精美幼儿杂志《幼儿画报》

福利3、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进行活动征文,每个参与者都可获得育儿专家点评指导,优秀文章可公开发布到“爸妈堂”同数十万家长分享(有稿酬哦),另外还可获赠价值468元的点读笔一套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立刻长按下方二维码入群报名,轻松开启育儿新模式(全程免费)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

快带孩子来养成第3个好习惯: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