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资金安全和收益 私募渐成上市公司理财新投向
以往,上市公司的闲置资金更多地会用来购买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今年开始,随着监管趋严,绩优私募逐渐成为兼具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投资管理人,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青睐。
闲置资金多
上市公司第一要求安全性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约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认购私募基金的公告。如10月27日和11月6日,南方轴承宣布出资2000万、1500万元向北京易迪认购“恒天财富稳泰24号私募投资基金”、向植瑞投资认购“植瑞聚鑫30号私募投资基金”。10月26日,华远置业公告认购3000万元歌斐蓝筹联盟精选私募基金;10月10日,诚志股份公告称以不超过12亿元自有资金认购中吉金投-资产共赢33号私募投资基金等。
对此,一家认购了多只私募产品的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选择与私募合作主要还是由于公司闲置资金比较多,需要充分利用。而闲置资金投资的首要问题是要保证安全。在他看来,随着监管趋严,私募基金运作更加规范,在此基础上,他们会选择偏保守风格的证券类私募,而且会要求私募出资跟投,进一步确认安全性。
具体如何寻找合适私募,该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主要根据行业口碑、成功案例、管理人业绩,以及托管人、公司人脉、操盘手能力等对私募进行筛选,之后再经过投资部门的尽调。一般来说,只要资料、论证充分,上市公司与私募合作都会在董事会层面获得支持。
私募看重上市公司资金
今年5月获上市公司资金认购的望正资产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公司的上市公司认购产品主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权益类资产占比不高,目前产品的年化收益已经超过目标收益,后续将会逐渐增加权益类占比。他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资金一般都是先运作一年,然后根据业绩情况放宽对权益类的投资占比,私募也只有在达到基准后才开始提取业绩报酬。
资料显示,5月下旬,青海春天以专户形式认购3亿元望正恒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江苏汇鸿于10月24日公告称通过汇鸿资管,以500万元认购望正进取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北京某中型股票私募市场总监也告诉记者,公司已经和某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投资3000万到他们的产品。
而对于私募而言,上市公司属于优质客户。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机构客户,上市公司的资金周期更长,合作空间也更大。
直接投资私募仍不易
曲线投资简化流程
不过,想要得到上市公司的资金并非易事。一位私募机构渠道经理告诉记者,上市公司资金都比较敏感,很难达成合作。“和上市公司合作还要看运气。企业的领导想法不一样,遇到对收益比较渴求、胆子大的领导,就比较方便。”
据了解,由于上市公司直接投资私募需要通过比较复杂的流程,还要发布公告,受关注程度很高。因此,有的集团上市公司会通过专门负责投资业务的金控公司来具体实施。北京某百亿股票私募营销总监告诉记者,他们近期获得了一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旗下金控公司5000万的资金,投向股票多头策略。“这是集团所属和上市公司平级的二级子公司——金控公司的资金,不属于上市公司体系,不需要公告。他们的模式类似FOF,同时选择几家投顾,他们对私募的要求就是知名机构、规模百亿。”
上述营销总监透露,直接从上市公司获得资金不太容易,因为要体现在财务报表里面,最好跟主业相关。“短期的理财问题不大,比如买3个月或6个月的短期理财,而买私募产品的话,占用资金时间比较长,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会引起较多关注,所以直接从上市公司体系里出钱的情况比较少。”(来源:中国基金报 房佩燕 吴君 赵婷)
效仿公募
私募基金推产品“定投”服务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私募基金努力创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有私募推出类似公募的“定投”产品,解决客户择时难题,鼓励长期持有;也有私募推出类似“余额宝”的每日申赎产品,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还有私募为实践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推出封闭三年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各家机构推出创新产品的目的不同,在合规的前提下,私募尝试一些方便客户的改动,有利于行业发展,但也要克服投资、运营上的压力。
私募积极做产品创新
定投、每日申赎产品引关注
公募基金的定投概念也开始在私募领域落地。记者了解到,深圳知方石投资近期推出了一款私募“定投”产品,该产品不设封闭期,每月开放可定投,同时,每月盈利就分红。知方石投资总经理刘钊告诉记者,之前在公募做投资多年,看到很多基金虽然表现不错,但投资者高位进、低位出,往往赚不到钱。“要解决这个难题,要么是做定投,要么是长期持有不动。权益类资产收益高、波动大,客户留不住。我们鼓励客户做定投,定期分红,净值回归1元,淡化净值概念,强化份额概念,希望给客户较好的体验,长期取得较好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这类定投产品仿照公募产品的设计,试图解决投资者购买私募产品的择时问题,不失为一种创新。刘钊介绍,私募产品的购买门槛和公募不同,投资者购买该产品的初始份额是100万,后面追加定投1万元以上都可以。
在投资策略上,这款私募定投产品以多因子量化选股为主,配合打新等现金管理方式,产品对标中证1000指数。“中证1000当前估值已到历史最低点,是做定投的好时机。历史证明小盘成长股有更高的估值弹性,以后能涨起来。”刘钊表示,以后待市场时机适合,还会推出蓝筹股的定投产品,引导投资者做均衡配置。
除了定投私募产品,前不久还有私募推出类似“余额宝”的创新产品,不设封闭期,可做到每日申赎。如九坤投资发行的两只指数增强型产品,可实现频繁开放申赎,满足投资者流动性管理需求。业内人士认为,私募此举意在效仿公募基金提供现金管理工具,吸引机构客户的资金,并把择时的权利留给客户。
记者了解到,在一些私募将产品申赎变得更加方便时,也有私募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封闭期长达三年的产品。“我们的新产品近期接受申购,但是需要本金锁定三年、封闭运作。我们的投资理念是超长期价值投资,希望能找到长期、契合我们理念的资金,最终获得较高收益。”北京某小型私募市场总监介绍,虽然本金锁定,但客户可以在开放日赎回利润部分,而且他们的产品不收取“旱涝保收”的固定管理费,只收取超额业绩报酬,比例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私募创新各有目的
仍需承受运营等压力
在私募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私募基金在产品形式上的频频创新引发业内关注。格上理财分析师认为,随着私募行业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产品的丰富性也逐步提升,部分私募在日常运营中了解到投资者对流动性或者投资的某种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能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此外,今年不论是债券还是量化策略整体上获利难度加大,部分私募希望通过一些创新吸引更多投资者。
华南一位私募产品经理认为, 现在私募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2万家,想要从中脱颖而出,除了业绩好,还要在产品上有创新,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定投、每日申赎的产品,都是在私募产品合规、运营能够承受的前提之下,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所做的改动,为客户带来便利;而三年封闭期的产品则是把长期投资理念贯彻到产品设计当中,吸引认同相关理念的客户长期合作。”
但是,定投、每日申赎的创新型私募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难题。格上理财分析师认为,频繁申赎会加大基金操作难度、降低资金利用率,影响投资的长期收益。而且,一般投资者不如私募管理人专业, 择时问题应该交由专业管理人来负责,只有自身择时能力较强的机构投资者会选择每日申赎的产品。
也有私募人士认为,创新产品带来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运营上。“现在私募申购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双录、签署很多文件。”前述华南私募产品经理说。
事实上,尽管存在一些质疑,但更多的业内人士还是看好私募产品的创新前景。深圳某中型私募董事长表示,现在私募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私募需要把业绩做好,但也要花心思营销设计新的产品,当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给客户赚到钱,把客户留住。(来源:中国基金报 吴君)
- 【消防】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出租房安全自查刻不容缓!
- 华北一城市斥资数十亿建文体场馆 资金不足停工4年
- 身体最易染上的致癌物
- 师说解盘:资金面较紧,A股承压,后市……
- 【一周资金路线图】本周主力资金净流出超642亿元 沪股通资金净流
- 长沙高新区开展校车线路安全隐患“回头看” 确保校车安全运行
- 8岁男童眼球被溶!儿童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这些潜在危险你还不知
- 北京大学2017“网络新青年”候选人 | “平安燕园”校园安全服务
- 平时很少推这个,但今天送个福利!
- 价值真成长!资金悄然布局,2018十倍大牛股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