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开馆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开馆》,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
正文开始:
央广网沈阳11月11日消息(记者徐志强)今天,刘鸿典建筑博物馆暨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宣布开馆,这座见证沈阳计划经济和工业时代发展烙印的旧锅炉房,经历1年筹划,6个月施工、布展,200余位西冶(“西冶”: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简称,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校友及社会有识之士的鼎力支持和投入焕发了她的第二次生命。
西冶校友从各地齐聚沈阳,母校的领导和老师专程赶到,省和沈阳市相关部门领导、社会各界名流,新闻媒体共同见证这座寻常巷陌中的刘鸿典建筑博物馆暨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文化交流中心落成开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刘克成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黄元炤老师在名师讲堂做主题演讲。
刘鸿典是我国“建筑四杰”的直系传人,也是新中国早期绝少的几位没有留洋经历的著名建筑师之一。当年响应国家号召,远赴西安,并担任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将建筑学的学科火种带到当时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即后来的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和现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4月西冶沈阳校友会成立,几位毕业近三十年的老校友一拍即合、萌生了筹建刘鸿典建筑博物馆的想法并终于梦想成真。
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响应政府开展“城市修补”的号召,西冶沈阳校友会筹备投资,将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座不起眼的旧锅炉房改造扩建为“刘鸿典建筑博物馆”,为校友们提供建筑学术交流和活动的场所。通过建立这样一座以传播建筑文化为核心主题的博物馆,既可整理、展示刘鸿典先生之治学理念、办学思想及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又可以向市民提供一处传播建筑文化的文化阵地,同时亦可在沈阳成就一处可以让各地西冶校友精神寄托、相互交流的场所。
西冶沈阳校友杨晔说道:“如果我们这些校友不积极促成这件事,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做这件事,旧中国时刘鸿典先生从辽宁走出去,新中国成立又回到家乡辽宁贡献才华,后又再一次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前往西安,冥冥之中我们这些校友都有责任和义务,通过筹建刘鸿典建筑博物馆,重拾希望的种子,并以她为媒介传播建筑文化,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老先生最好的归宿。”
刘鸿典建筑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刘鸿典先生的许多珍贵遗物、图纸、手稿和画作,部分作品也将以全新方式呈现,许多尘封多年的史料文献亦首次见诸公众,国内外建筑师手稿征集与展出也将成为其常态和特色之一,开展与建筑文化相关的收藏、研究和交流也是这座小博物馆未来重要的责任与担当。
- 南航苏州研究院签约落户
- 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院最新研究:协作型工业机器人如何更智能?
- 关于开展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的通知
- 速途研究院:2017年Q3短视频行业研究报告
- 新浪育儿成立早幼教研究院 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成为首席专家
- 22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你的工资涨了吗?
- 第123所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尚赫张玉梅新华第一小学校揭牌仪式与
- 第84所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古城街道尚赫张雅舒小学揭牌仪式与您回
- 大咖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大数据的基础环境正日益成
- 图为一座墓室的器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