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时间回到2015年温网,在温网女双首轮遗憾出局后,中国女子网球黄金一代仅存的郑洁也开始逐渐淡出了赛场。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温网是郑洁最喜欢的大满贯,她大多数的辉煌瞬间都来源于温网这块草地上。2006年,她与晏紫搭档夺得当年温网女双冠军,同年还与米尔尼搭档打入到混双四强;2008年,她更是在温网上演“外卡奇迹”,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女单四强,成为首个闯入大满贯四强的中国球员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郑洁与晏紫搭档获得2006年温网女双冠军

除了郑洁,从2004年起的中国网球开始了最黄金的十年,李娜、彭帅等“中国金花”迅速崛起将中国女子网球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在大满贯、奥运会以及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当时的我们或许有“中国网球时代开启”的自信,但随着李娜、郑洁的退役,这个目标的实现难度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大洋彼岸的美国网坛继桑普拉斯、阿加西及大小威廉姆斯之后,也出现了断代的情况。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后李娜时代,后郑洁时代,中国网球怎样更快地培养接班人是一个大课题。不仅是网球界,包括很多网球迷们,都在期待着,下一个李娜,下一个郑洁何时出现。实际上中国的网球土壤并不肥沃,网球文化也并非十分浓厚,再加上相关的政策和法律都制约着中国网球的发展,而青少年网球又属于其中相对落后的一环。对于中国网球来说(其实不只是对于中国网球),青少年培训一直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青训非常重要,但无论从企业投入还是媒体关注度上,这都是一块远离名利,需要默默耕耘的土壤。虽然国家对于青少年网球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但受制于经费有限、基层教练水平不高以及对青少年网球运动的误区等,中国网球的青训仍然不容乐观。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黄金一代”相继退出网坛后,依然心系网球,把热爱延续到青少年培养上。郑洁退役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在青少年网球选手的培养上。一晃退役已经两年,她从台前转向了幕后,除了参加各项赛事的宣传活动,更多的时候她则会出现在网球出现在自己创造的“郑洁杯”网球赛上,与小球员们互动。从2010年开始,郑洁每年都会组织一届“郑洁杯”青少年网球赛。最初的几年都是郑洁自掏腰包在北京举办,现如今赛事规模越来越大,今年赛事规模更是增加到8个城市,外加总决赛和训练营。八年的赛事总共吸引了近10万名选手参赛。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要培养出一个高水平选手很难,但是尽量缩小他们与梦想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正是郑洁想要做的事。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如何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体育

11月17日,来第三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

听 郑洁 如何培养接班人

不光是中国网坛,小威也后继无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体育论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