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多少?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值是多少?’,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健康摘要: 关注医学之声,与50万同行,每天进步一点点
正文开始:
来源:
医学之声
作者:高丽丽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遵循个体化原则,达标的前提是安全平稳,避免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一.成人2型糖尿病HbA1C目标值建议
适用人群
HbA1C水平
①新诊断、年轻(<65岁)、无并发症及伴发疾病,病程较短、降糖药治疗后无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的患者。
②不必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即经过一段时间降糖药治疗后已停用,仅生活方式干预血糖控制良好)。
③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糖尿病)。
④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
<6.0%
①<65岁,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
②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
<6.5%
①<65岁,口服降糖药不能达标加用或改用胰岛素的患者。
②≥65岁,无低血糖风险,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
③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计划妊娠。
<7.0%
已有心血管疾病(CVD)或CVD极高危者
≤7.5%
≥65岁,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
<8.0%
①≥65岁,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5年。
②低血糖高危人群。
③并存恶性肿瘤、老年痴呆、癫痫等预期寿命<5年。
④执行治疗方案较困难的情况如精神或智力障碍者、视力障碍者、老年、高龄及独居者。
⑤医疗等条件太差。
<9.0%
二.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值
适用人群
目标值
ICU患者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8-10mmol/L,餐后2h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一点血糖8-12mmol/L。
①独居的非老年(<65岁)患者,无低血糖风险及心脑血管病等。
②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③心脑血管高危人群。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6-8mmol/L,餐后2h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一点血糖8-10mmol/L。
新诊断、病程较短、无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非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4.4-6.0mmol/L,餐后2h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一点血糖6-8mmol/L。
①低血糖高危人群(糖尿病病史>15年、有无感知性低血糖病史、有严重伴发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
②已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
③高龄患者(≥80岁)。
④预期寿命<5年如癌症、精神或智力障碍、老年独居、胃肠外营养或胃肠营养等。
⑤肝肾功能不全者。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8-10mmol/L,餐后2h血糖或不能进食时任一点血糖8-12mmol/L,甚至最高血糖可放宽至13.9mmol/L。
妊娠期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期间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3.9-6.5mmol/L,餐后2h血糖<8.5mmol/L。
糖尿病合并妊娠(娠前糖尿病)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3.9-5.5mmol/L,餐后峰值5.4-7.1mmol/L,平均血糖值≤6.1mmol/L。
妊娠糖尿病
空腹血糖或餐前血糖≤5.3mmol/L(5.0-5.5mmol/L),餐后1h血糖≤7.8mmol/L,餐后2h血糖≤6.7-7.1mmol/L。
总结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遵循个体化原则,达标的前提是安全平稳,避免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血糖以外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体重以及促凝状态等也要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3):189-194
2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HbA1C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371-374
- END -
/ 相关阅读 /
·
听说过糖尿病“五驾马车”,新“五驾马车”你知道吗?/ 推荐阅读 /
·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
欢迎大家把您的心得,故事,知识,分享到医学之声!我们的投稿邮箱是:
vom120@126.com
,
有偿投稿详情点击?
医学行业超走心的投稿邀请!- 糖尿病人称赞的好零食,不仅能吃饱,还能帮助降血糖
- 肾病患者要少这些东西,吃多了就复发,很多人做不到
-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在多少最好?医生:这个范围最合适!
- 警惕!研究统计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因“这个”原因而死的
- 肝病患者能喝茶吗
- 运动是糖尿病的天敌!
- 得了糖尿病,一到冬天手脚会有这个变化,你注意到了么?
- 真正适合糖尿病人吃的面包,没有砂糖,也没有木糖醇!
- 糖尿病主食这样吃简单控血糖
- 《柳叶刀》:管住嘴多重要?通过饮食控制摆脱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