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 | 5分钟,教你搞定细节题!

- 2018国考倒计时68天 -

倒计时 | 5分钟,教你搞定细节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在行测中占很大比重,题量大,分值高。很多小可爱面对这个模块时,都会感觉无从下手。

虽然言语题,不像数量关系那样可以直接套公式、找规律,但言语题更容易举一反三。

行测的言语理解模块,最常考的有三大题型,分别是主旨题、意图题和细节题。区别于主旨和意图题,细节题不用分析文段的主旨意思,就能找出正确答案。

别高兴太早,细节题并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什么是细节题?

细节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中符合/不符合的一项是?”

“我们从文段中可以得出/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也就是说,细节题要去逐一判别选项的内容是否正确。

细节题的难点在哪?

1、要根据原文意思逐一判断四个选项是否正确;

2、某些错误选项里,往往存在一些思维陷阱;

3、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两种细节题的答题技巧:无中生有偷天换日。听起来就陷阱重重、危机四伏,赶紧拿出你的小本本,来咯~

 无中生有 

什么是无中生有?

1、选项当中出现了原文里面没有提到的信息或内容;

2、选项当中的内容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内容;

3、选项对内容进行了过度的引申,不符合文段所述内容。

如果遇到以上情况,可立马判定此选项是否正确。若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那么无中生有的选项立马排除;若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那么该项就是正确答案。

举个栗子▼

 在不同的时期,约有7000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被人类当作食物。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此外,随着森林、田野中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某些病原体的增加,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许多疾病的侵袭。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特有物种能够缓冲传染病的传播

B.生物多种性的丧失影响人类健康

C.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

D.物种多样性与疾病感染关系微妙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解析】C项“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安全”,而文段仅在第二句提到了“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这里的打破饮食结构人类食品安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正确答案为C。

 偷天换日 

第二种,偷天换日。是言语题常用的一种干扰项设置方式。

主要有四种形式:偷换概念、偷换时态、偷换数量、偷换语气

1.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概念的扩大、缩小以及整体替换。

举个栗子▼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合起来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湿地环境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减少沙尘暴等巨大生态功能;同时这里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它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湿地是全球3大生态系统之一 

B.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C.湿地生态系统关系着国土安全 

D.湿地具有多项重大的生态功能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解析】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文段中讲“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偷换为国土安全,属于偷换概念,故对应答案为C项。 

2.偷换时态

所谓的偷换时态,就是偷换时间。所以要求考生要注意在文段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

常见的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有三类:过去、现在、将来。不同的时态之间是不能替换的。

表示过去的时间词:已、已经、曾经、刚刚、了等;表示现在的时间词:正、正在、在…中等;表示未来的时间词:将、将要、即将、…趋势等。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些时态词语的变形,比如季节、节气、朝代、年龄等。

举个栗子▼

 

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年来,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传统节日反倒有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支持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做法 

B.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一些“洋节”越来越成为时尚,大部分青年人已经淡忘了传统节日 D.将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可以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解析】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文段中有一个“特别是青年人淡忘的趋势”,这是典型的将来时态。A项D项可以从文段中推出来,B项在文段中有直接体现,C项中“已经”表示过去时,与“趋势”表示的将来时不符,故本题选C。

3.偷换数量

所谓偷换数量,就是替换掉文段中表示数量的词语。

表示数量的词语一般可分为四类,不同类别之间是不能替换的。完全量:全部、所有、一切、都;较多量:大多数、很多、广大、大部分;中间量:一部分、某些、一些;较少量:少数、少部分、少量、某个。

举个栗子▼

 

人们以为芳香剂能净化空气,其实不然,而且实验表明,大多数芳香剂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少数还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等。对一般人来说,偶尔使用芳香剂,不至于造成危害,但家中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者,最好少用或不用。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A.使用芳香剂都会伤害身体 

B.有些芳香剂对空气没有污染 

C.家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要用芳香剂 

D.家里没病人,也只偶尔使用芳香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解析】从“理解不准确的是”可以看出,这是一道细节理解题。文段中“大多数芳香剂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少数还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这句话强调的是大多数,而A项说的是“”,明显的偷换数量,故本题选A。

4.偷换语气

偷换语气一般都是将文段不确定的语气表述偷换为选项中确定性的描述.

不确定的词:可能是、也许、往往等;确定的词:一定、是、不是等。

一般情况下过于绝对的语气(必然、肯定、都等)不选

举个栗子▼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它是一种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合形成的冰状白色固体物质,点火即可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科学家普遍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能源,可燃冰可能成为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对这个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点火即可燃烧的白色固体物质

B.可燃冰外貌极似冰块,内含甲烷

C.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

D.可燃冰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解析】从“理解不正确的是”判断是细节理解题。文段中说“可燃冰可能成为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其中“可能成为”是不确定的语气词,而D选项中变为确定性的语气词“可燃冰是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偷换语气。故本题选D。

本文为公务员学习(ID:chenggwy)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倒计时 | 5分钟,教你搞定细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