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仓:在深海也能有飞一般的感觉 | 未来简说
《魏建仓:在深海也能有飞一般的感觉 | 未来简说》的文章是傻大方资讯网小编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语:早在1869年,儒勒·凡尔纳就在《海底两万里》中幻想着探索水下的未知世界。在148年后的今天,人类有12人去过月球,500多人去过太空,但只有两个人造访过地球的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所以关于海洋,我们有着更多的好奇与未知。
我是深之蓝的创始人魏建仓,今天我想讲讲水下机器人这个产品或者说这个行业,怎么样产生和存在,又怎么为我们所用,并最终跟我们的生活相关。
这个圈里框的这些,我们叫缆控的水下机器人,它是通过水面的遥控设备来完成定点打捞、搜寻这些工作。比如说我们找到了海下的黑匣子,我们怎么把它拿上来,超过我们人类能够承受极限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设备。
目标明确 过程艰辛
当然这样的一个行业,既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又有非常困难的实验场景,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所以说这个行业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是非常的苦。我们有一次在大连做实验,在海上已经吐得不行了。从海上回来之后终于上岸了,高兴得不得了,瞬间那种兴奋好像就没事了。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回头望了一眼大海,马上就又吐出来了。
《美人鱼》这个电影应该很多人都看过,当时邓超饰演的刘轩第一次看到美人鱼后,冲进警察局去报案,他的描述其实已经很清晰了,但是听的警察虽然费了很大的劲,表现出来却是这样一个场景。
当然电影里是为了搞笑,但实际很多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依然是这样。而且在那个新的东西没有出现的时候,人们根本就不相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画出来的东西会千差万别,非常搞笑。
《星际迷航》带来的灵感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白沙MAX诞生的过程。最左侧长得像小乌龟的那个,其实已经把它的动力特性,跟他的原理展示出来了。它是一个基于四轴的姿态系统,基于悬挂式的推进系统。
无人机大家都看过,就是四轴飞行器,它的动力特点大家可能也都很了解。但是在水里是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因为水的阻力要远远高于空气。所以说光靠四轴的系统,无法给它提供较大的航速,因此我们要给它加一个悬挂式的推进系统。我们知道在《星际迷航》中有企业号,后来一系列的星舰有曲速的引擎,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悬挂式的推进器,这样其实在真正的动力航行器中,非常好的结构。
《星际迷航》中的企业号
可能因为我们现在的能源系统还达不到,所以这样的结构采用得比较少。其实当时我的要求就是星舰,四轴的姿态系统,悬挂式的推进系统。感觉是这样子,那我们就一版一版地去画,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也非常的艰辛,因为你设计出来以后,工艺工程师会告诉你做不出来,每天都告诉你,这做不出来,那做不出来。但是要真正的完成一个好的设计,那只有两个字——坚持。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个一个的问题都会被克服,那白沙就出现了,给我们带来了红点设计的大奖,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红点奖的水下机器人,也是现在被德国艾森的红点设计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一个产品。
说到这里还有点激动了,我们在现场领奖的时候,看到我们的国旗,其实在那个里面就是一个小小的国旗,但是你感觉特别的鲜艳。在那里感觉特别的舒服和自豪,其实这些场景和感觉,会坚定地让我们把设计做下去,让我们中国这个行业来引领世界。
在水下给你带来自由飞翔的感觉
我们希望能够给人在水里带来自由飞翔的感觉,而且在这里可以说一句大话:人要体验飞翔的感觉,绝大部分都是在水里。可能连1%都不到会在空中,当然坐在飞机里,那不算体验飞翔的感觉。你要暴露在介质当中,那个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有了这样一个产品,就能把大家带进水里了。一些特殊的场景,不适合人下水的地方,可以把你的眼睛带下去。我们感觉到我们做的事情,正在让人们跟水发生更亲密的接触,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体验,向一个美好的水世界走进。在19世纪就有《海底两万里》这个小说,当时凡尔赛描述了一个海底里非常美妙的场景,鹦鹉螺号是从海水里提取能源的,然后很多东西都是环保的用之不竭的能源。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在水下方面的产品进一步的研究,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真实的场景,并最终让我们人类走向大海,走向我们那未知的71%的地球表面。
我们都是在水里长大的
在那个神秘世界中,可能蕴藏着完全不一样的未来。其实说到这儿,我想回归一下我们本原,我们都是在水里长大的,在那个时候我们生长的速度是最快的。也许有一天,我们还能够回到水里去生活,那样的生活,可能让我们能自由的飞翔,能够非常好的获得身心的感受,也可以获得用之不竭的资源。
Q:水下机器人,在你看来它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
A:水下,其实是一个绝对的刚需的市场。它的价值就是一、两百个大气压,人下不去的话,就需要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那载人潜水器,相对来说安全性跟成本就非常得高,他需要大量的母船支持,这样费用是极高的,无人潜水器就应运而生。现在无人驾驶技术很火,水下机器人就必须具备无人驾驶技术,要不然它没有办法工作。但是水里的环境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复杂,它对传感器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Q:那么目前我们其实对于水下的这个探索,它大概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A:其实在这个水下探索来讲,如果跟我们跟太空探索相比,还远不如后者。我们对于太空的了解,要远远多于水下。
Q:多问您一个打趣的问题,海底世界的生物,真的像网上说得那样“有特点”吗?
A:最奇特的,应该是四千米以下,光合作用肯定是不可能有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沉积物沉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了。那再往下那些,尤其到七千米,那些生物都是完全新的一个肌理和机制。所以说探索深海有非常高的价值,这些新的生物物种的结构,可能跟我们在光合作用下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说对人类药物研究,甚至治疗方面的研究,都可能会带来新的突破。
假如未来的一天,你可以探索所有的深海,你会去做点什么?
A. 找到那些传说中的沉船,看看有什么宝藏
B. 据说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基地在海底
C. 说外形人的先等等,我先去找找变形金刚
D. 我是个吃货,听说深海好吃的多???
想知道未来五年的生活
看看他们怎么说
- 这里可能有你想要找到的身影
- 总是牙酸、牙龈出血?当心,你可能有牙齿敏感
- 倒计时5天 | 点开这篇推送的你,可能有十倍概率中宝马
- 脚后跟裂怎么治?中医坦白,1种习惯从来不能有!
- 瘦小伙逆袭成功,腹肌帅到炸!国内有几个人能有这样的腹肌?
- 抓痒能有多大事? 有人因此流了半盆血差点送命!
- 亨廷顿症有望被治愈:研发中的新药能有效降低致病蛋白含量
- 怎样才能有效去除黄褐斑?
- 这种饼适合老人和孩子:能有效提高视力、降脂护血管!
- 坚持运动六周,就能有效防住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