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辟谣丨“糖精枣”已成往事,“致癌说”无中生有
近日,一则以《现已大量上市,千万别买了,赶紧发给家人朋友》为标题的视频在微信平台广泛传播。
视频播放的是央视新闻《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内容是海南“糖精枣”相关新闻:不法分子将收购来的劣质枣经糖精钠温水浸泡,便可“生产”出卖相颇佳的冬枣。
视频制作者掐头去尾
故意隐去了新闻发生的
时间、起因和查处结果
编造谣言
相似的文章如《央视曝光: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太可怕了!》《这种大枣,再甜再红都不要买!吃了致癌!》等占据微信群和朋友圈,使人误以为“糖精枣”重出江湖,造成公众恐慌。
真相提前看:
该视频的真实背景是发生在2015年9月1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封了3.3吨疑似问题青枣。
“糖精枣”谣言想必大家并不陌生,相似剧情几乎每年都会上演。该视频的真实背景是发生在2015 年9月1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警方突击检查了海口市的一家水果批发市场,查封了3.3吨疑似问题青枣。2015年10月5日在《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大枣太甜需警惕》节目,报道海南省局充分发挥联打机制,在广东省食药监部门以及公安机关配合下,成功跨省查办“糖精枣”案件的全过程。造谣者往往断章取义,截取部分视频制作谣言传播。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发表《致癌“糖精枣”卷土重来!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辟谣文章,还原了事实真相,讲述了“糖精枣”的由来和危害,科普了“糖精枣”的鉴别方法。文章还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对人类致癌或可能对人体致癌物目录中,找不到糖精钠的名字,并未认定糖精钠是致癌物。
目前,海南省局相关人员已经报案,举报网络谣言,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另外,微信平台已经通过“科普中国”判定传播的视频为不实消息。
- 小奥有料 | 冬天来了,学生们都“疯了”
- 【众迈科技冠名】钴行业专题报告:COBALT 27的前世今生
- 支付宝发10亿红包却遭质疑!官方实力辟谣:那码能是假的?
- 桂林人朋友圈疯传的支付宝扫码领红包是骗局?支付宝辟谣了
- 胜浦街道召开领导班子巡察整改工作专题会
- 一机集团荣获第二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暨中关村首届科技军民融合专题
- 排列组合专题| 高中数学题型总结与易错点,你get了吗?
- 故宫博物院开启“故宫古建守护者系列”专题展览
- 北京三年社保可在环京地区购房?官方辟谣:消息不实
- 爱航负责人发推文称直运锂矿石不达标,矿产资源公司公告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