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院:盗用身份证将股权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的,实际出资人有权随

法客帝国所有文章版权清洁,欢迎↑订↑阅↑在后台回复数字"9"可合作、交流、咨询,投稿:27588775@qq.com



最高人民法院借用身份证,将股权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实际出资人还能否处分该股权?

  • |唐青林 李舒 郭丽娜(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

  • 来源|作者赐稿并授权法客帝国刊发

  • 转载须在文首醒目注明作者和来源

  • 延伸阅读:

    ??最高法院:股权质押后公司增资扩股的,质权份额如何确定?

    ??最高院判例:公司溢价增资扩股后的资本公积金到底归谁所有?(实务分析2017)

    ??  【收藏】与借贷纠纷有关的35部法律法规和重要法律问题汇总(2017.1.24版)

    ?? 重磅!与公司印章证照控制权纠纷案件有关25个典型判例及裁判规则汇总(2017)

    ?? 最高法院: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签署对外担保协议是否合法有效?(2017典型判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完整全文,为什么还不公布?

  • 阅读提示:我们推出的百案评析系列即将集结在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敬请关注。我们将陆续推出的100篇针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典型案例的分析解读,从败诉方角度深度剖析败诉原因,从他人的败诉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者希望通过系列败诉案例的解读,帮助企业家、公司股东、高管和公司法律顾问,从他人的血泪教训中不断总结与提高,避免掉进相同的“坑”里面。

    团队研究成果《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裁判综述及诉讼指南》已经出版,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延伸

    ??最高法院:股权质押后公司增资扩股的,质权份额如何确定?

    ??最高院判例:公司溢价增资扩股后的资本公积金到底归谁所有?(实务分析2017)

    ??最高法院:隐名股东也可以直接从公司分红!(附:超出你想象的条款设计方案)

    ?? 重磅!与公司印章证照控制权纠纷案件有关25个典型判例及裁判规则汇总(2017)

    ?? 最高法院: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签署对外担保协议是否合法有效?(2017典型判例)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完整全文,为什么还不公布?

    [法 客 帝 国(Empirelawyers)出品]

    最高人民法院

    实际出资人处分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股权的行为,未损害被冒名者的股东权益,其处分行为应认定有效

    裁判要旨

    实际出资人冒用他人身份证,将公司的部分股权登记在他人名下,系冒名出资行为。由于被冒名人未做出成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没有向公司履行过任何出资义务,也没有参与过公司经营方针或投资计划的决定,因此不应认定为公司的股东。案涉股权的实际出资人以自己的意思处分其事前暗中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股权,系实际出资人处分自己投资权益的行为,该行为没有损害被冒名者的股东权益,故其处分行为应认定有效,对受让人股东资格应予确认。

    案情简介

    一、2000年8月,涂开元开始筹建开明公司,许光全、许光友系其女朋友的弟弟。涂开元在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文件上签署了姓名,而许光全、许光友的姓名为公司员工彭琦所签。

     

    二、2000年10月23日,涂开元持许光全、许光友的身份证复印件,为二人开设了银行帐户,通过反复转入转出资金的方式,取得了许光全、许光友存入投资款各100万元、涂开元存入投资款300万元的银行存款进账单5张。涂开元以进账单为出资凭证,取得了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三、2000年10月30日,开明公司成立,工商档案中记载的股东情况为:涂开元出资300万元,占60%;许光全出资100万元,占20%;许光友出资100万元,占20%。

     

    四、许光全、许光友虽然在房地产项目施工过程中,曾担任过项目经理、负责机械设备等工作,但二人从未向公司履行过出资义务,也从未主张过其股东权益。

     

    五、2004年4月20日,涂开元分别以许光全、许光友的名义与舒鑫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将二人名下股权转让给舒鑫,并办理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

     

    六、许光全、许光友得知其为开明公司股东,且其股权已被转让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确认其股东资格,并确认受让人舒鑫不具有股东资格。本案历经攀枝花市中院一审、四川高院二审、最高法院再审,认定许光全、许光友不具有股东资格;舒鑫受让股权行为有效,具有股东资格。

    败诉原因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实际出资人转让冒名股东名下股权的行为效力如何认定。

    对此最高法院认为,涂开元是公司的实际出资人,在公司的设立过程中,偷用许光全、许光友的身份证、假冒他人签名,将自己的部分股权登记在二人名下,系冒名出资的行为。许光全、许光友对此并不知情,二人没有向公司履行过任何出资义务,也没有参与过公司经营方针或投资计划的决定,因此应当认定二人没有成为公司股东的意思表示,不具有股东资格。

    涂开元作为实际出资人,以自己的意思处分其事前暗中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股权,系实际出资人处分自己投资权益的行为,该行为没有损害被冒名者的股东权益,故其处分行为应认定有效,对受让人股东资格应予确认。

    败诉教训、经验总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避免未来发生类似败诉,提出如下建议:

     

    一、实际出资与工商登记的出资比例不一致时,根据内外不同而效力有别。在对外关系中,应当以工商登记为准;在内部关系中,则应当以实际出资额确定股东的出资比例。

     

    二、虽然股东之间因出资额发生纠纷后,应以实际出资为准;但是公司仍应当严格按照实际出资情况进行工商登记,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名册,避免日后因此而引发股权纠纷。

    相关法律规定

    《公司法》

    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和住所;

    (二)公司经营范围;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五)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六)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第二十八条 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下为该案在法院审理阶段,判决书中“本院认为”就该问题的论述:

    因许光全、许光友将身份证复印件借给涂开元时,二人并没有与涂开元共同设立开明房产公司的意思表示,涂开元亦没有与二人共同设立公司的意思表示,因此,涂开元向许光全、许光友隐瞒借用身份证复印件的真实目的,并暗中将开明房产公司的部分股权登记在许光全、许光友名下,系冒名出资行为。因被冒名的股东名下股权的实际权益人系涂开元,涂开元以自己的意思处分其事前暗中登记在他人名下的股权,系实际出资人处分自己投资权益的行为,该行为虽可能损害他人姓名权,但没有损害被冒名者的股东权益,故其处分行为应认定有效,受让人舒鑫的股东资格应予确认。原二审判决关于该转让行为无效,舒鑫不能因此取得开明房地产公司的股东资格的认定,本院依法予以纠正。许光全、许光友关于请求确认舒鑫不是开明公司股东的诉讼请求亦应予以驳回。

    案件来源

    最高法院:涂开元、舒鑫、攀枝花市开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许光全、许光友股权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2011)民提字第78号]。

    最高院:盗用身份证将股权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的,实际出资人有权随


    新书上市:《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裁判综述及诉讼指南

    扫描下图二维码了解详情

    最高院:盗用身份证将股权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的,实际出资人有权随

    本书是一本总结《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相关条文司法适用情况的案例集,更是一本司法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锦囊集。有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紧贴《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相关条文所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用鲜活的真实案例,全面、真实、生动的展现司法解释的每一个条文在现实中的表现形态、核心争议、论证抗辩思路及裁判观点。为律师、法官及其他司法实务工作者提供最为真实全面的总结性素材。

    第二,凸显《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相关条文的在司法实践中内在机理。案例之于司法实务工作者的意义,远大于理论学说。而本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一个个清晰完整的展示了人民法院裁判思路的案例,可以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积累最多的“经验”。

    第三,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尚未作出规定,但实践中却大量存在的案例裁判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如前股东的股东权利问题、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前置程序问题等,对下一步司法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疑难案件”提出了总结提炼了应对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下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及司法解释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著作权声明:转载需在文章首部醒目方式注明:作者+单位名称+来源于公众号公司法权威解读。否则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唐青林律师、李舒律师,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均从事法律职业多年,实务经验丰富。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及《法学研究》等。曾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参与办理的各类案件总金额累计达百亿元。领衔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中心及专业律师团队专门办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团队“十大金刚”最低学位为硕士学位,全部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均取得法学专业博士或硕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等出版《公司诉讼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公司并购法律实务精解与百案评析》等法律专业著作十余部。团队深度耕耘的业务领域:公司法(含公司并购及公司控制权)、合同法、担保法、金融、土地与矿产资源法、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法、高端婚姻家事纠纷、重大财产保全与执行。

    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究中心

    欢迎联系就文章所讨论的法律问题与我们联系

    深度探讨或咨询个案问题

    电话:010-59449968;邮箱:bj13366636649@qq.com

    手机:186-0190-0636(唐青林律师)

    18501328341(李舒律师)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38号北京国际中心3号楼9层(来访请提前预约,否则恐无时间安排接待)

    作者声明

    (一)本公号解读的判决文书案件事实纷繁复杂和证据较多、往往涉及多个法律焦点。为了写作和理解方便,我们可能仅选取某个具体角度、某个焦点问题进行解读和评析,难免挂一漏万。需要完整了解某个案件,请通过法院官方网站或其他渠道获取判决书原文进行研读。

    (二)与此同时,有些案件事实似乎相同的案件,却出现不一样甚至相反的判决结果,这可能是因为案件事实看似相同实际上却存在某些细微但关键的差别,也可能是最高法院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裁判规则和思路,甚至可能是法律法规本身出现了变化。判决书一旦做出就固化了,但是立法和司法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

    (三)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除非是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七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否则即使是最高法院的判决书也并不具有指导另案判决的法律效力。

    法客大礼包

    关注法客帝国回复下列关键词获取

    相应主题精华汇编电子书

      商业秘密  | 产权保护 | 执行

    互联网金融 |  保理  | 北京法院 |  文书样式

    法客帝国Empirelawyers

    最高院:盗用身份证将股权冒名登记在他人名下的,实际出资人有权随

    近50万法律精英的专业社群,每天推送“有用的干货关注法客帝国,回复“关键词”可获取各类专题精华

    (全文完)

    咨询律师